李唐之南宋山水画的变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唐之南宋山水画的变化   摘要:山水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是从汉末的人物画背景中演变出来的,到了宋朝山水画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在笔墨的运用,绘画的形式以及作品的意境等方面显示了南北两宋山水画的各自的特点:北宋的画风厚重、刚健,南宋的却显得空灵和秀润,而两宋时的绘画已成中华民族绘画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在这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他们留下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画家中有一些能够体现南宋和北宋山水画画风演变的画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就是李唐。   关键词:李唐;山水画   李唐,字晞古,南宋,约公元1083-1163年,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城人。初以卖画为生,徽宗赵佶当政时,补入画院。“靖康之变”被掳往北国,后冒死南逃,在太行山遇萧照,萧照拜其为师,同至临安(今杭州)复以卖画度日。绍兴十二年(1142)经宋高宗舅父韦渊推荐,授成忠郎,画院待诏,赐金带。年近八十的李唐,笔艺不凡,善画山水人物。其山水画初学李思训,后来融入自己的画法,使画面更加清新。李唐善作长图大幢,画山石用大斧劈皴,画水不用鱼鳞谷纹而有盘涡动荡之势,其作品艺术性极高。高宗尝题其长夏江寺卷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人物绝类李公麟,画牛亦得戴嵩遗法,为南宋四大家之首。他画人物,描绘工整,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画长图大嶂,危岩峭壁,具千丈之势,作品有《长江雪霁图》、《雪景》、《雪江图》、《万壑松风图》、《香山九老图》、《高逸图》等。到了南宋后期,创作了很多歌颂抗金战士的作品,如《雪天运粮图》等。   宋代是绘画史上高度繁荣的时期。期间,政府崇文抑武,建立了规模宏大、体制齐备的翰林图画院,画院内外人才齐聚,涌现出许多风格各异的画家。虽然这个时候的南宋江山只剩半壁,但在这个时期南宋山水画却在技法和构图上出现了重要变化。其中当属李唐,历史上的画家和史论家对李唐的赞美可以说是“史不绝书”。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一书中说过:“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一变也;李、刘、马、夏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这些都不如李唐变的彻底,如刘李马夏的之变,其实是指李唐之变,其余皆受李唐的影响。研究李唐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主要是对其作品的构图,皴法,乃至水纹的变化中来谈他在绘画形式的变化。李唐山水画构图变化是从上留天下留地,到上留天下不留地,再到上不留天下不留地,从《万壑松风图》到《江山小景图》到《清溪渔隐图》这3副作品正好证明力李唐的画风变化。从对古法的,学习,临摹,到独创,这是李唐的艺术道路。《格古要论》中讲述李唐“其后水不用鳞纹,有盘涡动荡之势。”也说明了从绘画形式方面谈他画风的变化。   南宋前期李唐风格。   李唐前期(李唐绘画风格的前后变化是以“南渡”为分界线的)的绘画风格主要反映在他的《万壑松风图》和《江山小景图》两幅作品上。   《万壑松风图》绢本,重墨,浅设色。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大约在李唐六十岁左右的时候创作的,画上有“黄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的题款。这幅作品的构图整,还是上留天下流地,主峰突兀,墨色浓重,山中有云气。右下崎岖小路通向画面上方,画面左下有溪水流出进入左下角石潭。图的中下方有一片浓密的松树,树干采用用鱼鳞皴,色彩浓重,而树根多大部分陋于石头外。山头错落有致的画了些杂树,或两株,或三株,或四五株,虽然穿插复杂,整体上显得错落有序。此画中所用的皴法有短条子,刮刀,钉头,雨点等。这些都属于小斧劈皴。山势厚重雄伟,石质方直坚硬,棱角清晰,山石的轮廓虽然有力,但因早期皴法过于浓密的原因,不如后期的作品鲜明。从骨相看,这种画法传自荆浩——范宽的。《江山小景图》约创作于同一时期。绢本,淡设色。浩瀚的江水在画面的上部,极具空间感,水面上偶尔有风帆出没,应了李白的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下部则是横列一排山峦,高低起伏,连绵蜿蜒,在山峰中隐约着坐落了很多的的楼阁。这幅画更精妙的是以一条小路成为画面的中轴线,这条小路弯曲而上,道路两旁有栏杆,从右下方向左上方随山势的高低起伏变化着,时隐时现一只通向山头。此图对山石和树木的的刻画,仍然和《万壑松风图》类似,区别在于少出现了《万壑松风图》中的短线条,转而改用长线,使山石外的轮廓更加清晰,是山石的对比更加明亮。此时的李唐仍然是继承着五代的画风,沿用着荆浩--范宽的画法。那种描述自然抒发自己感情的作品还不曾出现。   南宋后期李唐风格的转变。   李唐之所以能成为山水画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代宗师,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画风的变化要别其他的大家变的更为彻底。为什么一个五六十岁的老画家还能有如此彻底的画风变化呢?对于一般的艺术家来说这个年龄正是发挥稳定的时候,而对李唐来说主要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伸出战乱之年,证据非常不稳定,政权控制失效,这些直接影响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创作。   靖康两年,金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