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1型糖尿病_医学论文.doc
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1型糖尿病_医学论文
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1型糖尿病_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AHS)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疾病。它的发生与芳香族抗惊厥药的芳香氧化物类代谢产物有关。通常于用药2~8周后发生, 而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等典型表现出来后才被认识诊断。本文通过个例报道和文献复习,探讨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方法 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T1DM个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1例5岁女童在服用苯巴比妥13天后出现发热、皮疹、非病毒性肝炎和血清IgE升高,应用皮质激素和其他抗过敏药后,病情有所好转,然而在发病4周左右出现多饮、多尿、脱水和伴阴离子间隙增高(33.3mmol/L)的严重代谢性酸中毒(-26.3mmol/L)表现,高血糖(31.2 mmol/L)、高血酮(4.7mmol/L)、高糖化血红蛋白(7.2%)、低胰岛素(4.3mmol/L)和低C肽(0.6mmol/L)确诊患儿合并1型糖尿病,加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住院45天后出院,继续应用胰岛素(诺和林30R上午和下午分别为10IU和4IU)。出院随访1年病情稳定,持续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出院1个月时复查高糖化血红蛋白为7.3%。查阅中英文文献,仅曾报道有1例与AHS相关的成人爆发性T1DM,其抗癫痫药物为卡马西平。结论 AHS发生率很低,但在服用芳香族抗惊厥药(包括苯巴比妥)患者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多脏器损伤时要注意AHS可能,争取早期应用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AHS患者时要注意其胰岛β细胞同时受损可能。这是第一篇关于苯巴比妥过敏导致儿童T1DM的报道。 【关键词】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副作用;苯巴比妥;糖尿病;儿童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Anticonvulsant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疾病。它的发生与芳香族抗惊厥药(苯巴比妥、苯妥因和卡马西平)的芳香氧化物类代谢产物有关。通常于用药2~8周后发生, 而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等典型表现出来后才被认识诊断[1~3]。在此,我们报道首例5岁女孩由于苯巴比妥过敏而出现儿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以对这种罕见临床疾病有一初步了解。 1 病历摘要 1.1 症状和体征 患儿,女,5岁,因“发热和皮疹10余天,浮肿4天,少尿1天”于2005年1月30日入住本院。此前有3个月的癫痫病史,予苯巴比妥(30mg/d)治疗,治疗13天后出现间隙性发热(最高达40.5°C)和皮疹,伴明显的瘙痒和少许干咳,即停用苯巴比妥。否认有盗汗、关节疼痛、腹泻或呼吸困难等。否认有慢性肝病、外出旅游等。在当地予以静滴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类抗生素等治疗,疗效不佳,却发现谷丙转氨酶(GPT)从93.29 IU/L(1月24日)升高到402.37IU/L(1月27日)。体格检查发现心率(102bpm)、呼吸(28bpm)和血压(80/53mmHg)均在正常范围。精神软,由父亲抱入病房,口唇稍干,全身性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全身非凹陷性浮肿,双下肢有触痛,颈部有触及数枚约0.5~1.0cm大小的淋巴结,腋下和腹股沟未及浅表淋巴结。 咽部充血,脾脏肋下约1cm,肝脏约肋下2~3cm,质尚软,边缘锐,未有其他异常发现。 1.2 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GPT为379IU/L,谷草转氨酶(GOT)为442IU/L,碱性磷酸酶(AKP)为1034IU/L,总蛋白为53.2g/L,白蛋白为24.5g/L,总胆红素为16.1μmol/L,直接胆红素为12.6μmol/L, 5′-核苷酸酶为44.9IU/L,谷氨酰基转肽酶为339IU/L,乳酸脱氢酶(LDH)为745IU/L,羟丁酸脱氢酶(HDBH)为577IU/L, 肌酸激酶(CK)为143IU/L,CK-MB为38.8IU/L,C反应蛋白为55mg/L,外周血白细胞(WBC)为19.7×109/L,淋巴分类占39.7%。血清IgE为196.5IU/ml,IgG为11.00g/L,IgA为0.27g/L,IgM为0.82g/L,C3为1.04g/L,C4为0.30g/L。餐后和空腹血糖分别是2.4mmol/L和6.8mmol/L。苯巴比妥斑片试验阳性。 血清关于肝炎病毒和HIV检测正常,其他检测,如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和电解质、肾功能、血沉、抗O、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结核抗体、EB病毒抗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肥大氏反应、血培养和尿液分析等均阴性或正常范围。 入院时腹部超声(US)显示肝右叶斜径(10.3cm)增大,门静脉直径(0.6cm)无明显扩大。胆囊大小3.3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腺苷脱氨酶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_医学论文.doc
- 腺苷诱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尿路上皮癌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表达及意义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中BLU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和转录水平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患者一氧化氮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