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原因初探
——来自田螺山剖面的新证据
丁3,宋明义2
周宗尧1’2,余国春2,董学发2,骆
(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0;2.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杭州311203;
3.江苏省地质调查院,江苏南京210018)
摘 要:通过对浙江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剖面系统采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学的研究方法,通
过地层对比、古地磁、孢粉与微古分析14C测年等手段,认为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可能是由
于海啸或风暴潮灾害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河姆渡文化;地层对比;古地磁;地质灾害;田螺山遗址
地质事件。
O引 言
1研究区背景
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宁(波)一绍
(兴)平原中东部、余姚江河谷盆地的南侧,面积 1.1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约4万平方米,是世界最著名的新石器遗址之 研究区位于钱塘江南岸,宁波市北西,为余
一。自从1973年考古发现以来,河姆渡文化以 姚河谷区,东西两端分别连接宁波平原与绍兴平
其独特的内涵、丰富的埋藏和宝贵的学术价值为 km,呈北
原。河谷东西约长约40km,南北约8
社会所关注[1.2]。有关河姆渡文化衰落原因,前 西西一南东东走向夹于慈南山区与四明山区之
人主要通过孢粉资料、古盐度研究r3.1,总结出“海 间。曹娥江自南向北进入上虞市后分支向东折
侵说”[4|、“水患说”[5’61、“气候说”[7’8]等观点。
入余姚,称为余姚江,造就余姚河谷。河谷盆地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本区开展第四纪古环境研 中部为平均海拔3121左右的平原,向东渐低;河
究,探讨人类文明发展与古环境演化的耦合关 谷两侧低山平均海拔约200一300m。该河谷盆
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在宁波地区 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盆地基底为早白垩纪中
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通过对河姆渡文化
酸性火山碎屑一沉积岩,上覆第四纪松散陆源碎
同期的田螺山遗址剖面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屑沉积物;缺失古近纪一新近纪沉积。
研究,重点探讨了河姆渡早期(第1、Ⅱ期)文化
1.2研究区考古研究现状
灭失的直接原因。综合各种资料,作者试图恢复 据不完全统计,自河姆渡遗址发掘以来,余
6500年前后的区域性重大灾害事件,并据此推
姚河谷先后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达7处之多,其周
断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源于重大的灾难性
边发现遗迹已报导的有18处(图1)。河谷内慈
作者简介:周宗尧,男。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博
(1990、1993年)In]、小东门(1992年)[12|、傅家
士。主要从事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
山东[12]、鲞架山(1994年)[13]等遗址中,均没有
E—mail:z目]gll2l@163.EOnl.
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l:5万鸣鹤场、湃浦镇、慈城镇、鄞江镇、姜 出现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存,直到1996年发现鲻
山镇幅区调(工作项目编码:1212010781022)资助. 山遗址[143才有所发现。2004年开始发掘的田
40
螺山遗址.小土了大量具有河姆渡早期文化特色 ②可分为a、b两层:
的遗存….精确的”【’测年也显示田螺山遗址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