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及开玄解毒新思路的探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宋坪
银属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据统计,我国银屑
病患者每年至少净增近10万病例,目前已达500余万人。本病对患者的健康及情绪影响,
相当于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且30%患者有自杀倾向。由。『.银屑病发病机制
不清,西医学仍以局部对症治疗及物理治疗为主,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1.银屑病的经典中医辨证思路
中国古代文献对银屑病的论述颇多,属丁“白疙”、“松皮癣”、“干癣”、“白壳疮”、“蛇
豆乳”等范畴,虽然病名不一,然病机均与风、湿、热、燥、毒等有关。如最早隋·巢元方《诸
病源候论·干癣候》中指出其发病是由“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
明·申斗垣《外科启玄》亦提出“自壳疮……皆因毛孔受风湿之邪所生”。至明清时期则大
多医家倾向.丁..血燥学说,如《外科正宗》记载“总皆血燥风毒客于脾肺二经”;《医宗金鉴》
提出“吲由风邪客皮肤,亦有血燥难荣外”;《外科证治全’体》指出,“白疙,因岁金太过,
至秋深燥金用事,乃得此证,多患于缸虚体瘦之人”。治疗上提出了养血润燥消风法,方如
生血润肤饮、搜风顺气丸、神应养真丹等,常用药物有生地、熟地、当归、麦冬、天花粉、
天麻等。
近代中医皮外科奠基人赵炳南、朱仁康等名老中医在人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银
屑病“血热”理论。朱仁康老先生指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针对“血
热”病机的治疗当贯穿银屑病始终。赵炳南先生提出银屑病的发病是由血热炽盛,郁久化毒,
以致血热毒邪外雍肌肤而成,且病久阴血耗伤,化燥生风或者经脉阻滞。之后,张志礼、庄
国康等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也提出相同观点。在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凉血为法,常用药物有
I斗:茯苓、北豆根、草河车、白鲜皮、生地、丹皮、赤芍、人青叶等。
随着活血化瘀理论的日臻完善,中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慢性
斑块状银屑病,临床多见病程K久,损害浸润肥厚,色H音,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或细缓等
血.瘀证表现。秦万章认为银屑病有七人指征符合血瘀证。刘华吕研究认为,银屑病中医辨证
为血瘀证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卜降,膜ATP酶异常,全血粘度增加。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
瘀药有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免疫保护和免疫增强作刚。采用活血化瘀方剂,或者在凉血、
解毒、润燥方剂中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在临床J、-泛应川,常用药物有:当
136
归、丹参、赤芍、鸡血藤、二棱、莪术、鬼箭羽等。
目前,血热、血燥、向+瘀三火证型已成为银屑病中医辨证分璎的主体。中医各家治疗大
都在这三个证型基础上进行化裁,亦有辨证为湿热、阴虚、风热等证型者。上述方法虽然取
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仍有部分患者难以达到满意疗效,且很多患者的临床表现难以用
上述辨证思路解释。我们在银屑病方证效研究的过程中,共进行了1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的临床症状调查,发现83%银屑病患者病情冬重夏轻;有57%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存在畏寒、
胸中燥热的“内热外寒”症状;65%患者在感受风寒后易于入里化热,皮疹加重;几乎所有
皮损部位灼热而没有汗液,患者的烦躁、皮肤灼热症状在中药药浴、运动出汗之后会有所减
轻。以上症状均提示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探寻新的途径治疗银屑
病,是当前中医皮肤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基于玄府理论重新审视银屑病病因病机
“幺府”一词,始见于《内经》,本指汗孔而言。《素问·水热穴论》云:“所谓玄府者,
汗空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有“汗濡玄府”一说。金元时期刘完素提出“玄府者,
无物不有,……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治疗上“宣以辛热治风之药”,并提出耳科、
目科玄府论。近代王永炎教授提出“玄病”概念,指出五脏六腑皆有玄府;并从神经科角度
深入探讨了玄府理论的科学内涵,提出开通玄府、利水解毒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开通玄府、
补虚解毒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收到满意效果。而以玄府理论指导皮肤科难治性疾病的辨证治
疗,文献鲜有报道。
翻开中医历史长卷,玄府、腠理、毛窍等概念往往相互涵盖混淆。查阅古代典籍,虽然
没有玄府与银屑病的记载,但是关于腠理毛窍与银屑病的论述俯首皆是,如隋代《诸病源候
论》认为干癣为“风湿邪气客于腠理,……与血气相搏所生”;《外科秘录》中记载“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