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从辨体角度看古代诗文
下面我们就依次讨论三个问题:六朝骈文、唐宋古文和明清小品文有哪些重要区别?诗(古诗、近体诗)、词、曲有哪些重要区别?赋究竟是文还是诗?
一、古文、骈文、小品文之别
先说六朝骈文、唐宋古文和明清小品文的区别。所谓骈文,其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语句结构的平行、对偶。严格地说,它不与诗、小说、戏曲等并列,而仅仅与散体文(古文)并列,起初只是一种驾驭语言的表达方式,经过发展、演变,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和特点,并最终成为一种文体。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是中国最早、影响也最大的美文选集,其选录对象,除诗之外,主要是辞藻华丽、声律和谐的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萧统在序文中介绍了他的编选原则:一、不选经书,如《诗经》、《尚书》等;不选子书,如《庄子》、《荀子》等;因为经书和子书都“以立意为宗,不以能言为本”,即经书和子书注重的是思想,而不是文章的形式、辞藻、声调。二、不选史书,因为“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以不同”。历史著作经由对事实的记叙揭示历史演变的规律,表达作者的评价,仍以思想和见识为骨,与经、子属于同一类型。萧统钟情的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美文,这种美文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使读者“情灵摇荡”。萧统眼中的骈文,和楚辞等一样,首先是一种抒情文体。为了取得良好的抒情效果,它特别讲求声律。“惟乐不可以为伪”。一个作者所说的话可能是假的,但他的声音不可能不与他的喜怒哀乐一致。同时,和谐的声音自有一种超越于内容的美感。林庚在《中国文学简史》中曾说六朝骈文是六朝诗的外围,就是从六朝骈文以抒情(含写景)为主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序》等都是六朝骈文中的抒情名篇。“齐梁的诗人,其间如江淹的《别赋》、《恨赋》,孔稚珪的《北山移文》等,都是流传于一时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恨赋》说:‘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不知被多少人诗一般的反复吟唱过。这就是一个诗歌语言的时代。”(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当然,骈文也可以叙事,如唐代张鷟的《游仙窟》;还可以说理,如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但抒情毕竟是骈文最为擅长之处。这是因为,辞藻和声调,它们与情感的联系更加自然,而叙事说理非其优势所在。
传统意义上的“古文”,是指以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鞏、苏洵、苏轼、苏辙)为核心的那些作者所写的以单行的文辞组成的散文。苏轼曾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意思是说,他遏止住了六朝骈文的颓势,用生气勃勃的古文使文坛恢复了活力。韩愈所不满于骈文的,主要是它没有思想,而只有藻饰的字句、协调的声律,所以他格外强调“载道”,即古文必须表达深刻的思想或意旨。韩愈的确是有眼光的。六朝骈文以“情文”、“形文”、“声文”为特征,重在抒情写景,相对而言说理叙事是被忽略的;韩、柳欲另辟蹊径,理所当然地转向了说理叙事文的传统,即先秦两汉的子书和历史著作。从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所选择的经典可以看出,叙事、说理(尤其是说理)乃韩、柳关注的焦点。而“古文成于韩柳的关键在于:他们除写作政治、哲学方面的议论文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发自真性情的穷苦愁思之声。”“韩柳变‘笔’为‘文’的主要标志是在应用文章中感怀言志,使之产生抒情文学的艺术魅力。”(葛晓音《古文成于韩柳的标志》)在宋代理学兴起以后,一部分作者热衷于把“道”限制在儒家范围内,这样一来,古文就与宋明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另有一部分较为开明的古文作者,则广泛扩充了“道”的范围,无论说理、记事,还是抒情、写景,只要理、事、情、景确有值得一写之处,都有资格成为古文的题材。
中国古代的小品文,至晚明臻于鼎盛,袁宏道、张岱等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家,而六朝的《世说新语》等“名士教科书”,两宋的《东坡志林》、《老学庵笔记》等随笔,则是晚明小品所取资或借鉴的对象。这种文章的特点是:并不刻意为文,随手写来,韵味悠长;题材广泛,细大不捐。作者以其个人的审美体验为前提,以性灵的舒展为中心,将貌似散乱的多种生活事实融汇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整体。看上去,只是一段隽妙的言谈,一个精彩的细节,而且基本上是客观的记录,但这个选择和记录过程却始终受着主体的引导,于是,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叙事都变为抒情,一切客观人生事相都化为主体的人生体验。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是这样谈论阅读《世说新语》的感受的:“刘义庆《世说》十卷,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怅望江左风流,令人扼腕云。”明人所编《五朝小说》的序言,在谈到两宋随笔时也说:“唯宋则出士大夫手,非公余纂录,即林下闲谈。所述皆生平父兄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doc
-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申请登记表.doc
-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设立申请登记表.doc
- 漳州市 章程.doc
- 潍坊学习纪实(2015.12.24---12.28).doc
- 潍坊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doc
- 潼南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doc
- 澧县澧东乡团结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doc
- 激活思辩 培养智慧.doc
- 烟台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