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理论输注穴探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重为60公斤的人,一次失血300-400ml),对于健康并无显著的影响。安徽刺 血科老大夫王秀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计摸索出针刺放血治疗虚证,对全血 减少,慢性出血性疾病等,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认为虚证不可刺络之说, 未必尽然。 小结 如上论述,从古代医籍验案角度分析了古人在运用刺络放血疗法时,使用工 具多样,刺络部位灵活多变,适应病证较广,且已充分认识到出血量与临床疗效 的密切关系。刺络疗法流传至今,受多种因素限制,其疗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由于刺络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的特点,且充分体现了中医疗法的因人而 异、因病制宜的治疗特色。因此,充分挖掘刺络疗法的疗效潜力,进一步阐明其 作用机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古代医籍验案角度为刺络疗法的研究与应 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海理论输注穴探微 张丽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郑州450008) [摘要]根据《灵枢·海论》篇,结合目前各家有关的论述,本文探讨了四海理论 输注穴的经文意旨,对输注穴的定位、意义、功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认为 输注穴本身即体现了治疗上的虚实,它是一个在理论上和临床上亟待充实与完善 的宏观体系。 [关键词]四海;输注穴;《灵枢·海论》 四海理论出自《灵枢·海论》篇,与根结标本、气街等共同说明了经络的纵 横关系,但与依据根结标本理论所建立的五输穴相比,四海理论也论述了四海的 生理、病理、选穴,可是无论在在理论体系,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远远不足,而 且在四海输注穴方面还存在颇多争议,笔者试就这一理论中输注穴的意义进行探 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动四海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1胃为水谷之海 25 《海论第三十三》“其输上在气街(冲),下至三里;”,“水谷之海有余,则 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盖人之饮食水谷皆入于胃,故胃为水谷之 海。在这里其“虚”与“实”主要指的是胃作为六腑之一的生理病理特点,腹满 是指由于暴饮暴食,脾胃负担过重,运化不及,所致的实证,称之为“有余”, 饥不受谷食,胃腑空虚,则称为“不足”,虽然病症的出现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 但在此则主要强调胃腑在病理状态下的“充实”与“空虚”,传统认为“胃者水 谷之海”,实质上强调了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为人体后天之本的功能,笔者 认为有待商榷,且在输注穴上,“其输上在气街(冲),下至三里”均取的是足阳 明胃经的腧穴,更可验证上述观点。在选穴治疗上,笔者认为两穴各有侧重,足 三里为胃经下合穴,是强壮要穴,主治虚证为主的疾患,《通玄指要赋》:“三里 却五劳之羸瘦”,而气冲穴则主治实证为主,《针灸大成》“主腹满,不得正卧, 癞疝,大肠中热,身热腹痛,大气石水,阴痿茎痛,两丸骞痛,小腹奔助,腹有 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腰痛不得仰,淫泺,伤寒胃中热,妇 人无子,小肠痛,月水不利,娠子上冲心,生难,胞衣不出。东垣曰:脾胃虚弱, 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 棱针於气街出血立愈”,对于此穴,某些病症甚至“血实者,决之”,用三棱针刺 法,现代针灸学教材中,言此穴禁针,主要指靠近股大动脉,刺之不当会大出血, 对此应慎重看待,古人已有关于针刺的论述,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其刺法,提高临 床疗效。 2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灵枢·海论》篇指出:“冲脉者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 之上下廉。“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 狭然不知其所病”(《灵枢·海论》),本段的论述是后人最感困惑的地方。对此, 笔者认为:血海功能异常所致的病候,属神志障碍,与中医痴呆证中所出现的妄 想、幻视幻听类似,《景岳全书·杂病谟》中指出其临床表现“千奇百怪,变异 不常”,“常想起身大”,属实证,病机是痰瘀阻滞,《石室秘录》载:“呆病…虽 有祟凭之,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常想起身小”,是气血不足、髓减脑消所致 的虚证。从经脉循行上看,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灵枢·动输》、《灵枢·五 音五味》、《素问·骨空论》、《素问·举痛论》、《难经·二十七难》篇的记载,“冲 脉以行于腹部交会于足少阴肾经者为主,下肢与足少阴肾经并行,循胫骨内,至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