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酒增加广西乙醛脱氢酶2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_医学论文.doc
饮酒增加广西乙醛脱氢酶2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_医学论文
饮酒增加广西乙醛脱氢酶2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_医学论文
作者:叶新平,彭涛,苏智雄,肖开银,尚丽明,黎乐群【摘要】 目的 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因素交互作用在广西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0例肝癌患者和292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用PCR方法检测ALDH2基因型。结果 肝癌组和对照组中ALDH2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50.33%和47.95%(P=0.561)。肝癌人群ALDH2基因型不存在区域和民族差异(Pgt0.05)。饮酒频度每周≥3次的ALDH2*2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饮酒频度每周lt3次的ALDH2*1携带者的3.34倍(95%CI 1.75~6.41)。 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HbsAg 阴性者(0.001)。结论 ALDH2基因型不构成壮汉族间肝癌发病差异的基础,频繁饮酒可能是ALDH2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饮酒;肝肿瘤;HBV
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乙醛的主要代谢酶,ALDH2*1为野生型等位基因,在其12外显子发生G1510A点突变后,形成ALDH2*2。突变等位基因ALDH2*2对野生型ALDH2*1为显性,使ALDH2*2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导致饮酒后乙醛在血中蓄积[1,2],而乙醛被认为是乙醇的终致癌物,是引起乙醇相关癌的关键物质。本研究探讨肝癌高发区人群ALDH2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易感性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为2000年3月~2004年12月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HCC300例,中位年龄为46.7±10.9岁,(男∶女=265∶35)。对照为随机选取的广西地区无肝癌史的常住居民(无血缘关系),共计292例,中位年龄为47.0±10.4岁(男∶女=261∶31)。
1.2 材料
组织标本(病例组),病例组肝癌组织手术切除后保存于-80℃;血液标本(对照组),抽取5ml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分离白细胞后-20℃保存,待提DNA。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抽取2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待测HBV五项。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多通道PCR仪(美国MJ),凝胶电泳成像分析系统(美国Bio),Taq DNA 聚合酶、dNTPs、限制性内切酶Ksp632I均购自Ferments公司,引物购自上海生工公司。
1.4 方法
1.4.1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居住环境、饮酒习惯(饮酒种类、饮酒频率和持续时间)、吸烟习惯、饮食、经济状况、既往疾病及癌症家族史等。饮酒指每周饮高度白酒(乙醇含量gt40%)至少1次,连续半年以上。
1.4.2 HBV感染的检测 抽取静脉血,以800r/ 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BV五项标志(试剂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以HBsAg阳性为HBV感染的指标。
1.4.3 ALDH2基因型检测 采用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ALDH2基因型确定:(1)RFLP引物序列[3],F:5′CAAATTACAGGGTCAACTGCT 3′,R:5′CCACACTCACAG TTTTCTCTT 3′。PCR扩增体系为20μl,内含2μl 10×buffer,0.2mM dNTP,1.5mM MgCl2,引物各0.2μM,1U Taq酶及模板5μl(80~120ng)。扩增条件为:95℃×30s→54℃×40s→72℃×40s,35个循环。(2)取PCR产物10μl,10U限制性内切酶Ksp632I,2μl buffer,37℃水浴过夜。取5μl酶切产物加1μl上样缓冲液,3%琼脂糖电泳,电压5V/cm。(3)结果判断:纯合子野生型ALDH12(G/G)被消化成112bp和23bp两条片段;纯合子变异型ALDH22(A/A),不被酶切为153bp;杂合子ALDH2*1/2(G/A)消化后三条带,153bp、112bp和23bp,见图1。
1.5 统计学分析
M为Marker,其中1、3、4、5、7为纯合野生型(G/A),
2、6为纯合变异型(A/A);8、9为杂合型(G/A)
图1 PCR分析ALDH2基因型
病例和对照组ALDH2基因型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i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医学论文.doc
-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共识_医学论文.doc
-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性治疗_医学论文.doc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与NFκB p65表达及其意义_医学论文.doc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_医学论文.doc
- 非小细胞肺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_医学论文.doc
- 非心血管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_医学论文.doc
- 非接触标测指导导管消融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_医学论文.doc
- 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数学模型的建立_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