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上海市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docVIP

科技 - 上海市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中小企业要闻速递—科技 (第56期) 上海市中小企业办公室 上海市经信委信息中心 2011年11月21日 类似皮肤、能感受不同压力的新型碳纳米管硅材料 1 便宜、高效的新型薄膜硅太阳能电池 2 Spyder3 氪:比太阳亮8000倍的手持式激光发射器 3 高效的氧气催化剂 3 日本开发出可遮蔽伽马射线的钨布料 4 牛奶制衣 5 Kinetic:诺基亚的扭转操控显示器 6 使智能手机有触感的触摸专利技术 7 Le Whif和Aeroshot:物质雾化吸入器 7 三只眼清洁机器人:打扫、看家、交互样样行 8 siara个人电台:模拟个人环境喜好 9 类似皮肤、能感受不同压力的新型碳纳米管硅材料 想象一下如果你拥有的皮肤可反复地向任何方向拉伸,拉伸长度超过2倍并且放手后仍能完美地恢复原样却毫不留下皱纹。那么肉毒杆菌什么的就可以靠边站了。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副教授Zhenan Bao研发了一种如人类皮肤般可收缩、透明的传感器。以上提到的令人羡慕的弹性是这款新“皮肤”的特性之一。传感器由单臂碳纳米管透明薄膜制成,无论是将它当太妃糖一样进行拉伸,还是当它是海绵那样挤压,它都能精确判断所受到的压力。传感器具有像弹簧一样的拉伸能力,最长可拉伸超过原状的2倍,并能完美地恢复原样。“它所能记录压力范围相当大范围,小到大拇指与食指间相互挤压的力道,大到大象单腿站立压力的2倍,”研究人员表示,“此范围内的压力都不会造成永久变形。”它可以应用于触感假肢或机器人,也同样可应用于压敏绷带等各种医疗领域,或者电脑触摸屏等。研究成果《基于透明弹力碳纳米管薄膜的类肤式压力张力传感器》于2011年10月23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的网站上。 传感器的关键技术是制造透明碳纳米“弹簧”薄膜。当纳米管被喷射到硅层时,处于任意状态的小团状。通过拉伸硅薄膜,部分纳米管就跟着指向拉伸方向。当拉力消失,薄膜又重新恢复原来尺寸,但纳米管变成弯曲状的纳米结构,看起来就像弹簧一样。研究人员表示:“首次拉伸后,它就能像弹簧一样反复拉伸,并且永不变形。”将纳米管硅材料向垂直于第一次拉伸的方向再次拉伸,其他部分的纳米管就排成了第二次拉伸方向。这让感应器具有了向任何方向拉伸都能恢复原状的属性。此外,不管拉伸程度如何都不会明显影响它的导电性,研究人员说:“保持未拉伸和拉伸状态下薄膜具有相同的导电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弹簧纳米结构的纳米管功能如同电极,感应器才实现了探测压力的能力。” 感应器由两层纳米管覆盖的硅材料组成,有纳米管的那两面相对,中间再加一层更容易变形的硅材料。中间硅层像电池那样负责储存电量。当受到压力时,中间层因被压缩而改变电量储存。外面两层硅材料探测到电量变化,将形成像普通电池正反极的状态。纳米管薄膜探测到了变化,就能发送“感觉”信号。 照理说,无论传感器是受到挤压还是拉伸,双层纳米薄膜都会贴得更紧,这样的话似乎很难辨别传感器正在发生那种形变。但是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不同压力的形式还是有可能辨别的。就比如说:当受到挤压,变形程度最大的地方是在薄膜中央,越靠近外围,变形程度越小。 该研究的部分资金由美国情报部门博士后奖学金计划和斯坦福全球气候和能源项目资助。(discovery Stanford) 扩展阅读: /news/2011/october/stretchy-skinlike-sensor-102411.html 便宜、高效的新型薄膜硅太阳能电池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一般都由高品质的硅晶体制作而成,不仅带来高昂的制造成本,还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应用。近日,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IME)的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共同研发出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利用太阳能显得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首先采用一种品质较差、厚度仅为传统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硅晶体百分之一的非结晶硅薄膜,使得制造出的电池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它的光电转化效率较低。于是,研究人员又利用纳米技术在非结晶硅的的表面制造出一种独特的纳米结构,该结构比人的头发丝还要小数千倍,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短路电流密度,光电转化效率也提高到5.26%(一般的晶体硅电池的转化效率是20%至25%,通过不断的提高填充率和开路电压,有望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终转化效率太高到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当),输出电流为34.3毫安/平方厘米,与传统电池的输出电流相当。 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的 Dim-Lee Kwong教授说,到2013年为止,全球对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有望翻倍,该研究成果非常符合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可持续、环保、经济可行的能源的极大需求。(.sg) 扩展阅读: .sg/pages/newsdetail.aspx?URL=.s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