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竺丝皇坌堑垡兰——
铋一芦丁体系的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研究
赵敬中 刘■ 骆定法 孙德志
(聊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聊城252059)
由于铋能对人体的正常代谢产生障碍,影响人的生理机能,故有关痕量铋检测的文献
有不少报道‘1“。其中有些方法灵敏度不够高,有些则操作麻烦、费时。我们在研究芦丁
附计时电位溶出峰,并对电极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用此法测定痕量铋,在
干扰少,结果可靠,无需除氧,操作简单。
l实验部分
Mp-I型溶出分析仪,79.1型伏安分析仪,三电极体系由SH-84型悬汞电极、铂片电
0.015mol/L
位溶出曲线,根据溶出峰高计算Bi(m)含量。
2铋(Ⅲ)一芦丁络合物的吸附还原峰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铋(HI)-芦丁络合物的吸附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悬汞电极上,
BI(III)-Rt络合物在阴极扫描时约-O.25V左右有一还原峰,回扫时没有对应的再氧化峰。
作不同扫描速度下该络合物的循环伏安图,其阴极峰高i。与扫速u有正比关系,且峰形尖
锐,峰高随富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为吸附波特征。峰形不对称且峰电位Ep随u增加而
负移,具有不可逆吸附波特征。经分光光度法和示波极谱法的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电活
性络合物组成为Bi(m):Rt=-l:2,该络合物在十o.10V处于汞电极上有较强的吸附性,对电
极过程机理研究表明,络合物中的Bl(ⅡI)在-0.25V处得3个电子不可逆的还原成Bi(O)。
3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溶出峰
Bi(IⅡ)-Rt络合物在HAc.NaAc底液中的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溶出峰与其吸附伏安峰非
常相似,蜂形光锐、灵敏,峰电位为--0.25V,可用于Bi(m)的分析。以下主要讨论影响该
峰的主要因素。
底液中灵敏度较高,峰电势稳定,溶出基线良好。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浓度为0.015mol/L
HAc--0.OOSmol/LNaAc。
改变芦丁浓度记录峰高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6.0x10~-9.0xlo-7mol/L范围内
峰高最大,本实验选取7.5×107mol/L。
取t,=120改变富集电势EI,记录峰高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刮m.10V时,峰高最大,
本实验选取E.爿m.IOV。
4分析应用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l(m)浓度与峰高在lxl01‘■×104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形关
系,富集3min,检测下限可达5x10‘11moi/L。对5x104mol/L
re(m)进行10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3.2%。
苎!!旦全里皇坌塑些兰兰查垒堡堡塞墨.——
倍的Ag(I)、100倍的Sb(m)、60倍的cu(II)干扰测定。其它常见阴离子不干扰测定。
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定了党参、五灵脂和穿心连三种中草药的含铋量获得满意结果。
参考文献
1 高小霞.极谱催化波.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541--552
2 李南强,许洪武,肖红元.分析化学,1993,21(8):942-945
3 包晓玉,李南强.分析化学,2000,28(2):228~231
4 Zhao,Wenrni
Jingzhong Jin.J.Eleetroanal-Chem.,1988(256):181-191
A OntheDerivative
Study Adsorption
ofthe
Bismuth(III)一RutinSystem
Chronopotentiometry
ZHAO LIUXneLIU SUNDezhi
Jingzhong Dingfa
andChemical Teachers
University,
(InstituteofChemis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2003年7~9月云中粒子分布观测的探究.pdf
- %7b2-%5b2-MeC-%2c6-H-%2c4-N%3dC(Me)%5d-%2c2-C-%2c5-H-%2c3-N%7dFeCl-%2c2-%2fEt%5bInd%5d-%2c2-ZrCl-%2c2-%2fMAO催化乙烯聚合中-共单体效应-地研究.pdf
- 3-甲基吡啶空气氧化制烟酸催化剂地研究.pdf
- 薄膜状态下聚氧乙烯分子链构象的红外的探究.pdf
- 催化氧化合成戊二醛地研究.pdf
- Sol-Gel法制备多孔SiO-%2c2--PEG凝胶过程地研究.pdf
- FT-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小檗碱和鸟嘌呤核苷的相互作用.pdf
- FBMBR工艺处理石化雨排废水探究.pdf
- CdS纳米粒子的LB膜自组装探究.pdf
- 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磷地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