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电力调度大楼结构抗震设计与研究
秦从律 裘 涛 周建炉 沈 金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27)
摘 要 浙江电力调度大楼属抗震不规则结构。本文基于概念设计及方案优化,采用带底部转换层及高位转
换钢桁架的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并提出了有效的抗震技术措施。采用SATWE及ETABS程
序对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及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反应谱法对比计算。并补充了弹性时
程分析。依据施工图设计进行了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转换钢桁架试验及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试验,验证了该
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抗震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可满足规范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由
于抗侧力构件中型钢的存在,有效提高了结构延性;转换结构符合抗震设计原则并具有必要的抗震安全储备。
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特殊结构构件的施工监测措施。
关键词:抗震不规则结构设计 高位转换钢桁架 型钢混凝土转换梁 模型试验 施工监测
1 工程概况
浙江电力调度大楼位于杭州市区黄龙路、西溪路交叉口的东南侧地块,地上15层(其中顶层为构架
黄龙商务圈内的标志性建筑。该项目在2002年的建筑方案国际招投标中由我院中标进行全过程设计,
中标方案如图1所示。
本工程位于6度地震区,I类场地。根据房屋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参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GB50223—95),其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2结构体系
本工程建筑方案强调体块切割及内、外空间的穿插和交流,房屋体型较复杂且通长不设缝。经多方
案比选论证,上部主体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基本柱网8.1m×8.0m,双向井字梁
楼(屋)盖。结合建筑体型及使用功能要求,相对集中布置剪力墙,形成7个具有较大抗侧刚度的竖向筒
其中H儿为单跨桁架,跨度48.6m,HJ2、HJ3为两跨连续桁架,均在15轴处设下弦中间支座,跨度分别
~7/A~C轴顶层(第4层)大会议厅及1~4/B~E轴顶层(第14层)调度大厅均需抽中柱形成大空间、
且两层通高,分别采用16.0m×24.3m及24.0m×24.3m钢网架结构。
*4t女*E女##自‰lm々*Z
目l*Ⅱ≈力*度★楼被%目
8
。。2。£。4。。:。6。7。8。,羔。。1:.芷k史。≤‰。,“。1‰。。‰。1‰,1
三Ⅱ珂: 一一t皿丑一jj呵::i:
…
…-
一 i
’’奠‘;‘f一一‘V-1‘;‘
t
- ■:r-■口j__:_1u。
={四L :’。i I一目。..。二墨
ZL ZL
81∞m∞#1∞e】∞m㈥1∞e1∞*l∞e㈧㈣I{_08100、8I㈨8Ⅲ)Ⅲ…R㈣…1
2 3 1 ’ 5 7 8 9 10 11 lZ ∽ 】{ o 16 T 18
目2典女镕日}自mi目
震结构的规则性要求,牟工程甲面、立面布置变化鞍多,若干项指标超过规范限值,居抗震不规则结构,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部分楼屡平面凹进一侧足寸大干相应投影曲向卷尺寸的30“,属删^不规
则;(2)第2层接面部分楼板缺失,两层通高,局部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蟛,楼板R-』及
平面刚度变化较大,属楼板局部f连续,(3)竖向币规则.第3、4层楼面设有11根转换大架.第i0、1l层
设有3榀高位大跨转抉桁架,属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4)面层局部抽柱.形成空旷房问。此外,结构平
面长度超过《混凝土结拇设计规范}(GB盐高层规程规定的伸缩缝最大甸距。
基于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及对比方案优化计算.本工程采用下述主要抗震技术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