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是提倡行房要有1y度,“非欲务于淫浃,苟求快意,务在:1y欲,以J_.养生也”。二是建议随年龄体力
变化而掌握行房次数,“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无十者二十日一泄,
人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泄。凡人气力白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
根据药于孙思邈之观点,人凡四十岁以上者,可以进补:五十岁以上者,当知养生之术。本人受
药王寿养的启发,长年以来主要从三个方面修养调摄。
一是修心。概括为十二字:淡得失,知进退,守诚信,怀慎畏。并做到“三记三不记”:记大不
记小,记喜不记忧,记恩不记仇。
二是养形。概括为上中下九法。上部三法:梳头、叩齿、干浴面。中部三法:摩腹、提肛、阴部
保健。下部三法:经常走路、睡前泡脚、手心搓脚心。
三是调食。可用顺口溜概括:要长寿,多吃豆。多吃鱼,少吃肉。五谷杂粮样样有,瓜果蔬菜要
管够。
论日:人生一世,甚于过隙,役役随物,相视俱尽,不亦哀乎!诚言,信哉!以其孜孜汲汲予名
利之间,千诈万巧以求虚荣,不若退而养生。净心灵,观自在。云游于山水,满心于jf5斋。外可避其
祸败,内可益寿延年。不亦乐乎1
2008年11月12日记于京西宾馆
古文献中的方药互动关系
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远古时期,先民们经过“神农尝百草”样地实践,逐渐摸索出用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来治疗
疾病,最先是用单味药,由于单味药功用相对比较单一,难以应对比较复杂疾病,在食物烹调技术等
影响下,‘逐渐发展为用多昧药来治病,后来就将用于临床的单味药称为单方,将由多味药组成的方剂
称为复方。复方是中药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它不是多味药的简单堆砌,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根据纽方配伍原则和方法,使用炮制过的中药进行组合而成的。方由药组成,药组成方才能致用,
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古人认为两者存在体用关系,即药为体,方为用。药与方,方与约两者的互动关
系,表现在古文献上,可以从分类、配伍、通治、药怕附方、方书附药等例子,窥见一斑。对这一问
题的研究,可以提示有关方、药研究者,研究方剂时不忘本草,而研究本草时不忘方剂,有助于拓展
思路,深化研究。
1 由药及方
1.1分类
1.1.1由药物的三品分类到方剂的三品分类
《神农本草经》卷一“序录”提出药物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
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上品药从菖蒲、菊花、人参
始至蜜蜡、牡蛎凡120种:“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
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中品药从干姜、葛根起至向僵蚕、桑螵蛸凡120种:“卜.药一百二十五种为
佐使,主治病,以席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卜-经。”卜.品药从附子、
乌头始至贝子、彼子凡125种,“三品合二白.八十元种,法三卣六十五度,一度廊一日,以成一岁。”
《辅行诀脏腑朋约法要》,是一部流落民间的敦煌医学卷子,原题“华圈I隐居陶弘景撰”,经考察
作者简介:朱建平,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副所长
2l
古籍文献
当为陶氏弟子述师之作,约成二f5于陶弘景之后至隋唐期间,是一部道家所著医j阢该}5由论述‘神农
本经》药之三品开始,“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_卜.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
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霄之气。”而后引出方之二品分类,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
三口,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
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历代医家之规范,
苍生护命之大宝也。”可惜该书并未具体引征360方及其所属类别,只“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
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三品之谓,可见诸《素问··至真要大论》,“三品何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港电影简史年表.docx VIP
- 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ppt VIP
- 项目生命周期与项目管理过程课件.pptx VIP
-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大模型时代的具身智能.ppt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戏剧教育与戏剧表演技巧培训.pptx VIP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全套 第1--7章 概论、新药的发现研究---新药选题与信息利用.pptx
- 2025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研究报告-鼎帷咨询.docx
- 《AI时代新机遇》AIGC如何为教师赋能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