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损伤微测技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个体化的初探.pdfVIP

非损伤微测技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个体化的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暨 世 界 影 像 导 引 下 肿 瘤 微 创 治 疗 学 会 成 立 筹 备 大 会 非损伤微测技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个体化的初探 宋瑾 药青 解云涛 欧阳涛 Joseph G. Kunkel Michael Tytell Ping Zhang 许越 美国扬格非损伤技术中心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海淀区苏州街49-3 盈智大厦601 北京 100080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52号 北京 100036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 01003,USA 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nd North Carolina Baptist Hospitals, North Carolina, USA Department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 School of Medicine, Yale University, CT 06520, USA [摘要] 目的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化疗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性,同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多药耐药性(MDR :Multi-Drug Resistance)往 现 往导致化疗失败。如何实现个体化用药已成为肿瘤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研究证实细胞内外的pH梯度差是 影响药物进入细胞的重要因素之一2-5,13-15。肿瘤细胞外的酸性环境能阻断药物进入细胞、中和药物或将药物 隔绝在酸性的细胞囊泡内阻止其到达胞内作用靶点,从而降低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6-10。本文从H+入手,选择 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11, 12,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比较了乳腺癌组织施药前后H+的变化,对建立筛选乳腺癌化 疗用药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摸索。方法 非损伤微测技术1是一种选择性检测离子/分子的方法。在计算机自动控制 下,利用选择性微电极,不接触被测样品即可获得进出样品的各种离子/分子浓度、流速及其运动方向的信息。目 前,非损伤微测技术不仅可以单独测量H+、Ca2+、K+、Na+、NH4+、Mg2+、Cd2+、NO3-、O2、CO32-、NO、Cl-、胆酸、氨基 酸等离子分子,还可以同时采集多种离子/分子参数。实验材料为三名患者的乳腺癌穿刺组织(分别编号007、008和 009),放置于美国扬格公司提供的测试液中,检测加药前后H+活性的变化。先比较同一患者组织对施加不同浓度紫 杉醇的反应。007号组织在紫杉醇浓度为10 μg/ml、100μg/ml和1000μg/ml时的对比实验显示,1000μg/ml时H+ 内流最为强烈,该肿瘤组织对1000 μg/ml的紫杉醇最为敏感(图1)。接着比较同一患者组织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反 应。009组织对不同化疗药物的H+响应明显不同,该组织对紫杉醇比对阿霉素和吡柔比星敏感(图2)。最后比较不 同患者组织对同一浓度药物的反应。同样加入100–g/ml的紫杉醇,007、008和009号组织 H+流动分别表现出不同 的变化,007和008均出现H+的吸收,但强度不同。而009出现较强的H+外排(图3)。结果 实验结果初步说明,同一 患者组织对不同浓度同一药物、同一患者组织对不同药物及不同患者组织对同浓度同种药物的H+反应都是不同 的,并且这些不同可以被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得。结论 非损伤微测技术有望为乳腺癌化疗用药筛选提供一个新的 方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化疗个体化,乳腺癌,非损伤微测技术 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1047 第十一篇 综合 The 7Th Chinese ACAdemiC Confer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on onCology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