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PC-DPPC单层膜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形态特征.pdf
V01.34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o.10
CHEMICALOFCHINESEUNIVERSITIES 2340~2346
2013年lO月 JOURNAL
DOPC/DPPC单层膜中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及形态特征
郝长春1,张 蕾1,孙润广1,张静2,何光晓1,杨静1
(1.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
2.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单层膜内分子问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用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了观测.热
力学分析表明,DOPC与DPPC分子在单层膜结构中相互作用为排斥力,诱导单层膜出现相变;DOPC,DPPC
与胆固醇(Ch01)间的相互作用均为吸引力,当表面压力(7r)大于18mN/m时,DPPC与胆固醇的作用力大于
DOPC.荧光显微镜观测表明,DOPC/DPPC单层膜出现明显相分离现象,富含DPPC微区成“花形”结构,且
随着表面压力的升高微区逐渐增大,“花瓣”增多;当胆固醇加入到DOPC/DPPC体系时,单层膜相态由液相
与凝胶相共存转变为液态无序相与液态有序相共存结构,富含DPPC的微区形状从“花形”转变成“圆形”.
原子力显微镜对单层膜的表征验证了荧光显微镜的观测结果,表明胆固醇加入到DOPC/DPPC体系中对单
层膜排列具有明显的影响,压力和溶液状态等是影响脂膜结构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单层膜;相变;荧光显微镜;表面压力;生物膜;胆固醇
中图分类号0641;0621文献标志码A
生物膜是由脂类、蛋白质以及糖类组成的超分子体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生物膜功能的实现
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细胞膜上富含大量的液态有序相“筏”状结构旧o,在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
分选、离子通道的调节及膜的粘连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与肿瘤、糖尿病及神经退行
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阿尔兹罕默氏病等)的发生有关联∞1.“筏”微区的相态属性、形
成机理及结构特征是生物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体外模拟组装生物膜是理解微区结构形成的有效途径,通常选用饱和、不饱和的脂成分与胆固醇
混合制备微区来探讨其结构特征H
形成微区结构的基础,该研究对认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
内外研究人员在此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娟],其中多以DOPC/DPPC作为脂膜结构的基本骨架,
2种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脂膜结构的
研究药物、脂和蛋白分子对其结构的影响,但DOPC/DPPC
微区尺寸、膜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凝胶相或液态有序相
结构微区的结构研究,表面活性分子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从而实现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等都是非常有
意义的课题‘9,101.
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用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脂膜形态结构.
收稿日期:2013-05-23.
联系人简介:郝长春,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E-mail:haochangchun@snnu·edu·ca
万方数据
郝长春等:DOPC/DPPC单层膜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形态特征
1实验与方法
1.1试 剂
学试剂公司,分子式如图1所示.荧光剂Texas
lamine
triethylammoniunl
次蒸馏水.
H
Molecularstructuresof Cholesterol(c)
rig.1 DoPc(A),DPPC(B)and
1.2混合脂单层膜的表面压力-平均分子面积【以)曲线测定及单层膜的制备
氯仿/甲醇(体积比为3:1)中形成浓度为0.5
mmx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屋面SBS防水技术交底.doc
- 个人简历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doc
- 个体工商户食品流通许可变更申请书.doc
- 个案解读第一讲华硕新市场之开发与挑战.doc
- 1,2,3-中氮茚三甲酸三乙酯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pdf
- 1,3,7,9-四甲基尿酸激活SirT3-AMPK-ACC信号通路减少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脂肪化.pdf
- 10种抗氧化剂对小桐子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pdf
- 18F标记非甾体类孕酮受体显像剂的制备.pdf
- 1株筛自柴油污染土壤的铜绿假单胞菌对萘的降解特性研究.pdf
- 1株阿魏酸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征研究.pdf
- DSP-B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毒死蜱降解性能研究.pdf
- Durom髋臼假体形变的尸体模拟研究.pdf
- 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癌术后转移复发早期的诊断价值.pdf
- EBPR的快速启动及其与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pdf
- EGCG甲基化衍生物酶促合成的反应条件研究.pdf
- Ergopeptine生物合成中相关酶的研究.pdf
- FeSt3改性LDPE的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pdf
- Gliocladium deliquescens NRRL 1086对偏诺皂苷元的生物转化研究.pdf
- H3O+, NO+和O+2离子同九种烷氧基醇化合物反应的研究.pdf
- HABR与CSTR反应器乙醇型发酵产氢效能的比较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