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诗词鉴赏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ppt

七年级上诗词鉴赏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诗词鉴赏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ppt

* 一、《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1.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在抒情方法上的特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出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抒发 了孤独、凄凉之情。“涨秋池”涨的岂止是秋水,分明也是作者对妻子思念 的情感。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诗人写作本诗的本意是因久居蜀地寂寞之中思家情切,但他偏不先说思念 妻子,反说妻子来信“问归期”,写亲人对自己的遥思。这样写的好处是使 自己的思念之情显得含蓄,余味无穷。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设想将来和妻子团聚,在西窗下秉烛夜谈,诉说今夜听着秋雨互相思 念的情景,这是虚写,是想象。 这两句用来日相聚的欢乐反衬了今日思 念的愁苦。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1.简析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作用。 首联写景,第一句运用拟人写长安的城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护卫,气势 雄伟,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中“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蜀川”, 纵目远望,风烟迷离,苍茫无际,点明杜少府的去向。诗人用巨笔勾勒, 将两地联系到一起,表现出阔大的胸襟,开朗豪放的情怀,同时微露伤别 之意。 2.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在送别诗中历来备受推崇的原因。 这句诗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思念着自己的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 觉像邻居一样近。此句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送别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 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听到 ,“左迁”的意思是 贬谪 。 2.“杨花”“子规”在古诗中常指什么?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一种怎样的气氛? “杨花”在古诗词中常象征着离散、漂泊;“子规”即杜鹃,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渲染出暮春时节哀伤惆怅的气氛,抒发了诗人离别哀伤之情。 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一句借景抒情,借杨花漫天飞舞、漂泊不定,子规鸣声凄厉,既渲染了暮春 这一特定的悲凄环境,也抒发了诗人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第二句叙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写出迁谪之地荒远,道路之艰难, 更显出李白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4.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赏析。 此句直抒胸臆,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 (拟人),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人,能够让我的愁心 伴随朋友远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同情。 5.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把明月作为思乡怀人的寄托,因此月照中天,千里 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诗人,更加深了诗人对朋友的 思念和牵挂。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2005 河南) 1.指出诗中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闻笛赋”,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被害老友的无尽怀念。“烂柯人”,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老来还乡,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无限悲痛、怅 惘之情。 2.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蕴含怎样的哲理?)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边万木逢春。 诗人用“沉舟”“病树”比喻 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但并不悲 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蕴含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 比现在好。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表现了作者振作精神,重新投入新生活的乐观态度。 五、《望岳》(唐 杜甫) 1.本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首联写远望所见,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绵延不绝的形象;颔联写近望 所见,泰山的秀美与高大;颈联写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 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林。 2.这首诗的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 历来为人称道。请分别简要分析这两个字的好处。 运用拟人手法,“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仿佛对泰山格外钟爱,把所 有灵秀都聚集于泰山。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 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一名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气概?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气概: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 哲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