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0号、11号种北繁南用基地建设
1、总论
1.1申请项目概述
宁薯10号、宁薯11号是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宁夏不同生态类型区栽培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马铃薯专用新型品种。经过几年试验掌握了良种扩繁技术,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本次申请转化的主要内容是以生产宁薯10号、宁薯11号原种、一级种;组装配套种薯繁育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收获与加工等技术,实行产、学、研结合,构筑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的生产联合体,实行产业化运作。主要创新点在于探索出适合干旱、半干旱、阴湿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马铃薯专用品种规范化种植生产模式和技术规程,开辟南方冬作区、中原二作区的种薯市场,实现自治区确定的马铃薯种薯“北繁南用”战略。满足马铃薯淀粉加工对优质原料和马铃薯早熟品种的北繁南调的需求。
1.2项目预期目标
1.2.1总体目标
项目执行期为2009年5月—2011年5月。按照“品种专用化、种薯脱毒化、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代”的总体思路,整合资源优势,稳定建设“品种对路、质量可靠、效益显著”的马铃薯北繁南用种薯基地。在干旱、半干旱、阴湿不同生态类型区建设三个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实行种薯、商品薯生产、示范、加工、营销一体化,带动西海固地区马铃薯产业升级增效。
(1)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总投资323万元。
(2)建立宁薯10号、宁薯11号原种繁殖基地20hm2; 一级种繁殖基地200 hm2。
(3)建立宁薯10号、宁薯11号优质高效生产基地2000 hm2。
(4)布局方案为西吉县新营镇碱滩村1333 hm2、原州区张易镇红庄村633 hm2。辐射带动生产基地2500 hm2。
1.2.2阶段目标
⑴ 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 在固原市农科所建立宁薯10号、宁薯11号脱毒种薯繁育基地20hm2,生产出符合国家马铃薯原种质量标准的原种450吨。在张易镇红庄村建立一级种繁殖基地200hm2,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一级种4500吨。该阶段需投入资金100万元,主要由项目单位自筹。一级种主要销往中原二作区和南冬作区方,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元。
⑵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固原市农科所建立种薯繁育基地20hm2,张易镇红庄村建立一级种繁殖基地200 hm2,同时在原州区、西吉县建立生产基地2000 hm2,生产一级种4500吨,生产符合国家淀粉加工型质量标准的优质商品薯4.5万吨。生产基地和商品薯达到国家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双标准。该阶段需投入资金300万元。种薯主要销往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商品薯主要销售到当地马铃薯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50万元。
⑶ 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继续完善上述种薯繁育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建立生产基地2500 hm2。
1.2.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总投资323万元,其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223万元。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表1 资金使用计划表
时间 到位资金 使用说明 资金来源 2009.5-12月 150万元 建立宁薯10号、宁薯11号种薯繁育基地220 hm2,生产原种450吨、一级种4500吨。资金用于购置原种补助、田间管理、鉴定、去杂等32万元,购置设备费用47万元,资源引进、培训、管理等21万元。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50万元,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 2010.1-2011.5月 173万元 建立种薯繁育基地220 hm2,生产基地2000hm2,生产生产一级种4500吨,生产优质商品薯4.5万吨。资金用于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原种资源引进、种薯补助等。 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173万元。 2、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2.1简述
2.1.1国内外发展现状
世界马铃薯生产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五位,其总产和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大麦和玉米。在世界马铃薯主产国中以荷兰、德国、美国单产水平最高,分别为2860公斤/亩、2683公斤/亩和2577公斤/亩,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我国马铃薯生产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产水平低,以1999年单产计(单产0.85吨/亩),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79.3%。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西北、西南气候干旱(西北)、土地瘠薄,耕作粗放;二是品质差,缺乏优质专用品种。我国马铃薯长期以追求高产鲜食为目标,从外观看,表皮不光滑、芽眼深、圆形为主、易龟裂、多为黄皮黄肉,从内在品质看还原糖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薯心肉与表层肉不一致、油炸为褐色。国产百余个品种中能够加工法式炸薯的几乎没有,致使大量消费从国外进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