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doc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执教:广州市玉岩中学高三物理组 易海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反冲等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会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渗透物理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教育。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出现的重大现实意义,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课标说明】 知道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存在的问题: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要领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的概念无法区分,遇到新问题抓不住关键,就没有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是高考的热点,这类问题难度大、综合性强、灵活性高,处理这类问题应注意 (1)研究对象的多体性,要灵活选择对象或系统。 (2)物理过程复杂性,恰当选取研究过程。 (3)已知条件的隐含性(几何关系、特殊状态)。 (4)物理模型的新颖性(学会找到问题原型)。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放着一个质量为M=980g的长方形匀质木块,现有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300m/s的水平速度沿木块的轴线射向木块,结果子弹留在木块中没有射出,和木块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已知木块沿子弹运动方向的厚度为L=10cm,子弹射入的深度为d=6cm。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保持不变。 (1)求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以及它们在此过程中所增加的内能; (2)若子弹以400m/s的水平速度从同一方向水平射向该木块时,则它能否穿透该木块? 2、如图2所示,两木块A、B由轻弹簧连接,起初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子弹打入木块的过程持续时间极短,可不考虑此过程中木块A的位移。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M—m),木块B的质量为M,子弹的质量为m,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对应关系为。如果此后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且木块A、B不会发生直接碰撞。试求: (1)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木块B的速度大小; (2)运动中弹簧的最短长度。 【作业布置】 1、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小车上表面是一个光滑的曲面,末端水平的,如图所示,小车被挡板P挡住,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然后沿光滑曲面继续下滑,物体的落地点与小车右端距离为S0,若撤去挡板P,物体仍从原处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点与小车右端的距离是多少? 2、如图所示,悬挂在竖直平面内的木质小球(可以看作质点)质量为M,悬线长为L,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小球中而未射出,要使子弹射入小球后,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且悬线始终不发生松驰,求子弹的初速度V0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阻力不计,悬点足够小)。 【课后反思】 2、一个人站在静止于光滑平直轨道的平板车上,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80kg,现在让此人双手各握一个质量均为m=10kg的铅球,以两种方式顺着轨道方向水平投出铅球:第一次是一个一个地投;第二次是两个一起投。设每次投掷时铅球相对车的速度相同,求前后两次投掷铅球后小车获得的速度之比。 广州市玉岩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6.3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第 2 页 共 3 页 v0 v0 S0 P M m H v0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