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与社会“史料素材”的耦合与串联.doc
初中历史与社会“史料素材”的耦合与串联
摘要:史料教学是历史课堂深度的标杆,又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诉求。而“史料素材”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的重要元素,承载着夯实历史的丰富性、拓展历史的启迪性、提升历史的趣味性、孕育历史的哲理性等功能。但一些课堂对“史料素材”的运用与整合还存在着低效的窘况。因此,如何对“史料素材”予以有效的耦合与串联,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深度、力度与广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精耕细作,在史料耦合中散发课堂的史味;精导妙引,在史料耦合中释放历史的内涵;精编细织,在史料串联中散发历史的魅力。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史料素材 史味 耦合与串联
历史因丰富而精彩,史料因佐证而鲜活。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实际遗留下来的信息、痕迹等(史书、典籍等;或文字、图片、影像、综合性资料等)。史料是人们藉以把握真实历史的基本素材和基础,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历史的时空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以整合意识去统领“史料”的耦合与串联。而史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历史教材与历史教学“史性”的相依相存、相辅相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运用“史料”对教学予以穿越和衍射。在一些优质课比赛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教师因“史料”激发“史味”的教学魅力;近几年来的中、高考试卷也因“史料”的切入而让人眼睛一亮,情趣盎然,过目难忘!
有效耦合与串联“史料素材”有着其特有的教学价值。一是有史料才有史味。史料承担着“史味”的孕育、激活和升华的重任,史料连接着史实、史观、史感,贯穿着事实、经验、哲理和思想;没有史料的课堂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干瘪苍白。二是有史料才有趣味。在课堂中积极引入翔实的史料资源,既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又可以让学生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使学生洗练智慧,习得道理;三是有史料才有广度。史料的有效运用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社会,通过与古人对话,不断寻求历史规律的轨迹,从而较好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这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的灵动。四是有史料才有深度。史料弥补了课本容量的不足,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增加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亲切感、认同感,培养了学生史料阅读、信息提取、“左图右史、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意识。
然而,纵观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史料的缺失或低效也产生了教学上的消极影响:一是导致了初中课堂历史味的匮乏,二是导致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脱节。“史料”缺失已成为眼下历史课堂的一大遗憾。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史料素材”予以课堂教学的耦合与串联,关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生命内涵,关系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生命意蕴,关乎初高中的有效对接,关乎学生的历史涵养!
一、精耕细作,在史料耦合中散发课堂的史味
1.耦合史料,孕育史趣。史趣培养是史料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史味的基本元素。而史趣的培养需要史料的切入与耦合,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史海中与古人对话、与先哲理答;让学生在翔实的图片、典籍中感受历史的真实和真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提取、解读去鉴别、分析、解答历史问题,感悟、启迪历史智慧。
案例:《宋元科技与海上贸易》(初三复习课)。教师提供了培根的材料:“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提问:“文中提到的三种发明分别是什么?”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后回答。又提供了美国学者卡特“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的一段资料(探究:说说四大发明的作用?);三是提供了时事材料:2007年“南海一号”考古资料,并配置问题若干。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忆知识,回答。
本案中,教师通过三个环节,巧妙地把史料耦合到课堂中,既充分挖掘史料所蕴藏的大量历史信息,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创设特定教学情境,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趣味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更为重要的,在史料的不断耦合中,学生徜徉在历史情境下尽情地感受历史的情趣,获取历史的智慧。
2.耦合史料,激活史论。史味浓烈的课堂应该是用翔实的史料来论证历史命题,这是史味与史料教学的重要标志。初中历史教材虽然是一种浓缩的教学资源,穿插着历史事件和过程,但不足以还原历史的全貌。教师不能囿于教材,而应科学地加工教材,利用丰富、翔实的史料补充、改造、整合,使历史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
例如,《两种命运的决战》一课,学生对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这个命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理解上的差距。而光靠课本中比较简略的知识体系,有可能导致课堂的说教。如果教师利用史料剖解历史全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利用史料论证史论,也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命运的归属。如下:
社会状况 不同区域 国统区(国民党) 解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