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VIP

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 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李林 赖江华 陈利萍 朱俊艳 陈腾 【摘要】   目的 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D3受体在痛觉调制作用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对实验小鼠进行适应性预处理后,用甩尾仪测定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基础痛阈。结果 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基础痛阈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 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对脊髓伤害性反射具有紧张性下调易化效应。对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探讨多巴胺对痛觉调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基础痛阈;基因敲除小鼠   脑内多巴胺(dopamine, DA)系统是参与调节人类躯体运动、精神活动以及精神依赖的重要递质[1],随着中枢定位分析的逐渐精确以及特异性的DA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R)亚型工具药的应用,中枢DA系统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既往关于DR对痛觉调制作用的研究多是通过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来进行的,存在特异性及靶向性不强等不足,因此各家报道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2]。而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dopamine 3 receptor knock小鼠具有基因定向敲除后特异性高等优势,因此为深入研究DA受体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实验通过对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进行基础痛阈测定来揭示多巴胺D3受体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D3RKO小鼠(D3-/-)(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徐明教授惠赠)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ild type, WT)C57BL/6J小鼠(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各8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g。动物饲养在SPF(specificpathogen free)级动物房,恒温21℃。各组小鼠在层流架中分笼饲养,24h周期明暗交替照明,动物自由进食及饮水。   1.2 实验仪器 甩尾痛觉测试仪(33 Tail Flick Analgesia Meter, ITC, USA)。   1.3 实验动物预处理 在开始实验前2d对实验动物进行预处理。每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环境,由实验操作人员佩戴在实验小鼠鼠笼垫料中放置过的棉线手套在甩尾仪上安抚小鼠直至其保持安静状态,使其适应实验环境及操作过程。   1.4 基础痛阈测定 用辐射热照射鼠尾,测定甩尾潜伏期(s),连续3d,每天测试3次,每次间隔30s。辐射热照射强度为仪器65%强度,照射部位为小鼠尾部下2/3处,使小鼠的甩尾潜伏期在1.5-3s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对两实验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对资料进行球检验得近似χ2值为14.632,自由度为2,对应P值0.001,故进行Greenhouse多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2。   表1 D3RKO小鼠和C57BL/6J小鼠基础痛阈测定结果(略)   Table 1 Baseline pain threshold of D3RKO mice and C57BL/6J mice   **0.01 and *0.05 vs. C57BL/6J group on the same day   表2 各项统计学参数(略)   Table 2 Statistical parameters   3 讨论   多巴胺受体包括D1、D2、D3、D4、D5五种亚型。由于D1和D5受体分子同源性超过80%及与兴奋性G蛋白(Gs)耦联等共同特性,在药理学特征上与传统的D1亚型受体相似,因此统称为D1样受体(D1。D2、D3和D4受体分子同源性约为45%,受体基因有4-6个内含子,无棕榈酸酯化作用,均与抑制性G蛋白(Gi)相耦联,在药理学特征上与传统的D2亚型受体相似,故统称为D2样受体(D2。既往对多巴胺受体功能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给予拮抗剂或激动剂的方法进行。对于D3受体,常用的配体有四氢萘满类、LY171555、PD128907、(+)S14297等,是D3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由于D3受体与D2、D4受体结构上高度同源,空间分布上部分重叠使得这些配体都只是部分性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并不能起到D3受体专一性拮抗或激动,因此就使得在此基础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受到一定影响。   本实验所用的D3RKO小鼠是以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基础,通过由PGK(phosphog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