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原理及应用十二.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原理及应用十二.ppt

第五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技术原理及应用 主讲教师:李 晓 第五章 学习内容——本节课学习内容 5.1 基本概念 5.2 超文本的发展历史 5.3 超文本系统的主要成分 本章小结 学习进度:2学时 5.1.1 超文本 在信息社会,信息以爆炸形式增长,信息存储与检索手段在信息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学习当前流行的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 5.1.1 超文本 超文本是由: 信息结点; 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 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 5.1.1 超文本 在超文本这种信息管理技术中, 结点为基本单位; 结点比字符高出一个层次: 可以是一个信息块;也可以是某一字符文本集合,也可以是屏幕中某一大小的显示区。 结点的大小由实际条件来决定。 5.1.1 超文本 实例:有6结点、9条链的超文本结构 5.1.1 超文本 超文本系统 即是能对超文本进行管理和使用的系统。 5.1.1 超文本 一个超文本系统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1)在用户界面中包括对超文本的网络结构的一个显式表示,即向用户展示结点和链的形式; 5.1.1 超文本 (2)给用户一个网络结构的动态总貌图,使用户在每一时刻都可以得到当前结点的邻接环境; 5.1.1 超文本 (3)超文本系统一般使用双向链,这种链应支持跨越各种计算机网络,如局域网和因特网; 5.1.1 超文本 (4)用户可以通过自己思想的联想及感知,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态地改变网络中的结点和链,以便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快速、直观、灵活的访问,如浏览、查询、标注等。 这种联想和感知被准确地定义,并要求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5.1.1 超文本 (5)尽可能不依赖它的具体特性、命令或信息结构,而更多地强调它的用户界面的“视觉和感觉”。 5.1.2 超媒体 第一代超文本系统处理信息对象是文字和数值信息。 近年来,随着图形、硬件、大容量存储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第二代超文本系统 5.1.2 超媒体 第二代超文本系统,其结点信息可将: 正文 图形 声音 动画 静止图像 活动图像 结合在一起,因而更具魅力。 5.1.2 超媒体 第二代超文本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为强调系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而称为超媒体系统即: 超媒体 = 多媒体 十 超文本 5.2 超文本的发展历史 到目前为止,超文本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3个阶段: (1)概念产生时期(1945—1965) 超文本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V.BMsh(1890一1974)提出; 1965年,Ted Nelson创造了“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命名这种非线性网络文本为“超文本”,而且开始在计算机上实现这个想法。 5.2 超文本的发展历史 (2)概念系统的研究时期(1967—1985) 1967年,布朗大学Andy van Dam等研制第一个可运行超文本系统; 1968年,Doug Engelbart演示NLS联机系统; 1968年,布朗大学推出FRESS文件检索与编辑系统; 1975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推出ZOG(现为KMS,知识管理系统); 1978年,MIT建筑机械组推出第一个超媒体视频盘片系统 5.2 超文本的发展历史 (3)成熟与发展时期(1985年——) 1985年,J符号文献检测器;Intermedia系统; 1986年,Guide,这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超文本; 1987年,NoteCards; 1991年,ToolBook 5.3 超文本系统的主要成分 超文本的主要成分有: 结点; 链; 宏结点 5.3 超文本系统的主要成分 1.结点 结点/节点:超文本表达信息的一个基本单位,大小可变,结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也可以是一段程序。 结点在不同的系统中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结点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结点表示不同的信息。 5.3 超文本系统的主要成分 结点的类型 (1)文本结点(2)图形结点 (3)图像结点(4)视频结点 (5)声音结点(6)混合媒体结点 (7)按钮结点(8)索引文本结点 (9)索引结点(10)对象结点 (11)规则结点 5.3 超文本系统的主要成分 2.链 链: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 形式上是从一个结点指向另一个结点的指针,本质上表示不同结点上存在着的信息的联系。 链定义超文本的结构,以提供浏览和探索结点的能力。 链和结点可以存储在一起,使链嵌于结点中,也可以分开单独存储。 5.3 超文本系统的主要成分 链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基本链(2)移动链 (3)缩放链(4)全景链 (5)视图链(6)索引链 (7)Is-a链 (8)Has-a链 (9)蕴含链(10)执行链/按钮 5.3 超文本系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