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治疗鼻病特色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思邈治疗鼻病特色初探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00029李柳骥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的传世名作《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 方》中,汇集整理了唐以前主要医学著作的内容,尤其是医方,不论诸家名方还是民 间验方,甚至少数民族和域外医方都竭力搜采,反映了唐代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堪称一 衔生署中臀橥委具售 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隋唐时期,太医署专设耳目口齿科,标志着五官科已经正式独立 存在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氏的《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把眼耳鼻咽喉口齿疾病总称 为“七窍病”,使五官科疾病有了更为恰当和紧密的归类形式,后世医家多遵之。但是 对于该部分内容,历代关注较少,以下试就其中有关鼻病论治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希 望能对孙氏治疗五官科疾病的学术思想有所反映。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六是为“七窍病”,其中鼻病专篇为第二部分,共载论 1首、方55首、灸法6首,所治疗疾病计有:鼻塞(鼻塞窒,鼻不利)、鼻窒、鼻齄、鼻息 台北脎政府 肉(能鼻有息肉)、鼽鼻、鼻中生疮(疳虫蚀鼻生疮)、鼻痛、异物入鼻、鼻衄(鼻出 血),均为鼻科常见病证,鼻窒、鼻息肉、鼽鼻(鼽鼻)之病名至今为中医所沿用。在 所载55首方中,有5首为不使用药物的简易外治法(如“以湿布薄胸上”治鼻衄),1首 内容无稽(“偷孝子帽以拭之”治鼻中生疮),其余49方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药物处方列 为本次研究对象加以讨论。 在“鼻病第二”所载49方中,共计使用药物59种,113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 细辛10次,其次为通草8次,芎笑7次,地黄6次,桂心、附子、矾石、甘草4次,白芷、 当归、瓜蒂、黄芩、芍药3次,辛夷、甘遂、干姜、吴茱萸、皂荚、珍珠、釜底墨、蒲 黄、阿胶2次,余药均为irk,即62.7%(37/59)的药物仅使用了irk。 再来考察组成方剂的药物,49方中,由不同的药物组成的方剂为43首,这其中单 味药成方的有23首,占53。5%;由2味药组成的方剂有3首,占7。0%;3味药组成的方剂有 5首,占11.6%;4味及4味以上药组成的方剂有12首,占27.9%。 根据以上统计并结合“鼻病第二”的具体内容,分析孙氏论治鼻病的特色如下: 台湾中瞽耳鼻喉科臀罩宫 1.简便廉验,多采验方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乃孙氏“博采群经,删裁繁重”所得,其作“务在简 易”,因名“备急”,所以其选方以“简便廉验”的单验方居多,不求组方精审,但取 可备急用、药简效宏、价廉易得之方,因此书中3昧以下药物组成的方剂占了绝大多数。 共同主瓣 此外,鼻病发病多为急性,故治疗也要求简捷速效,同时,晋唐医家重视搜集单验方、 注重实效的风气也是本书选方简易的重要原因。书中以炙皂荚末吹鼻中治鼻塞不通、以 地黄汁或小蓟汁饮服治鼻衄的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 128 第一分揄 2.剂型多样,多取外用 鼻为肺之窍,居于体表,与外界相通,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鼻病治疗的 多样性。除了传统的汤剂之外,孙氏还应用了丸剂、散剂、膏剂。给药途径更是丰富 多彩,除了汤剂口服、煮散口服、散剂冲服之外,还有膏剂或丸剂塞鼻、药绵纳鼻、散 剂吹鼻、汤剂灌鼻、粉剂敷鼻、鲜药湿敷、药物外涂及数种方法综合运用,具体选用何 种方法,则视病情缓急和病种而定,充分体现了用药的灵活性:如治鼻塞,采用丸剂塞 鼻,而程度较重的“鼻窒,气息不通”则可用汤剂口服或者散剂吹鼻,所谓“丸者缓 也”、“汤者荡也”,缓急之治,因法而殊。治“肺脏为风冷所乘,鼻气不和,津液壅 塞,……冷搏于血气,停结鼻内”所致的鼻息肉,多以绵裹药粉塞鼻或纳鼻中,而治疗 肺热所致的鼻衄,则多以汤剂或鲜药汁内服,病白外感治以外,病自内发治取内。这些 经验对于当代中医临床治疗各类鼻病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配伍简单,多用辛温 在《千金要方》治疗鼻病的43首方剂中,单味药构成的有23首,占53.5%,说明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