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叶甲及其检疫防治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椰心叶甲及其检疫防治研究进展.pdf

2008年第5期 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 椰心叶甲及其检疫防治研究进展 李德伟1加 于冬梅1朱斌良2 叶建平3谭敏3 158 (1.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2.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海口571 , 3.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541004) 摘要 本文对椰心叶甲发生为害、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检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该害虫 的进一步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椰心叶甲 生物入侵生物学特性生态位 防治 中图分类号Q969,$433,$41 生物入侵被认为是当前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问 榈科植物受害后,可见心叶枯黄坏死、条斑、皱缩、 题之一…。外来物种的入侵常常直接或间接地降 枯萎、破碎或仅留下叶脉等,严重危害时,顶部叶片 低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结 呈火烧状焦枯,不久树势衰败至整株枯死。 构和功能,并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与生态系统 2生物学特性 功能和服务的丧失,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也给 椰心叶甲世代重叠,在不同地区1年内发生代 全球的环境、经济甚至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数和发育历期有所差异M,8j。在珠江三角洲1年可 椰心叶甲是_种繁殖快、危害大、防治难的外 发生4代,在福建福州以南地区1年可发生3—4 来有害生物,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似。J。椰 代n01,在海南1年可发生4—5代[23】。成虫寿命 心叶甲的入侵和不断扩散蔓延,给我国的棕榈科植 长达200多天,幼虫5龄,幼虫期约为30~40d,卵 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期约为3~4d,蛹期5—6dHl。 1发生与为害 温度对椰心叶甲的发育历期及1年的发生代 1975年,椰心叶甲由印尼传人台湾,1976年台数影响显著,同一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 湾受害植株约4000株,至1978年仅恒春受害植株减少,与温度成显著负相关心.3】。在16。C温度条件 就达4万株以上’8J。1999年9月,广东省番禺区下,完成1个世代发育需要193.5d,而在28℃温度 发现椰心叶甲。2001年1月,在深圳某花木场进口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发育只需要57.6d,两者相差 棕榈苗上发现椰心叶甲。短短两三年内,广东省大 近4倍【3]。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08℃,有效积 部分地区,如珠海、深圳、东莞等城市都发现了椰心 温为966.22℃。持续过高温度,如32℃不适宜其 叶甲【.7引。2002年6月,海南省海口市某路段首次生长㈨。 发现椰心叶甲,被害椰树冠顶部的枝梢枯黄。随后 椰心叶甲是隐蔽性昆虫,成虫具有群居性、负 o。 趋光性、夜出性和假死现象。椰心叶甲的耐饥力很 发现多个路段和小区的椰子树被害甚至死亡垆q 强,即使叶片已变褐、发黑,只要不发霉长菌,该虫 2002年7—9月海南省普查发现,海口和三亚两市 出现疫情,侵害面积约0.67万hm2,被害植株3.1能生长两个星期以上,并且会加快变成老熟幼虫, 万株。由于防治力度不够,农村地区灾害相对严 并能化蛹羽化为成虫。椰心叶甲在冬季、春季一般 重,有些椰树严重受害,叶片大量枯死。 不太活动,也不展翅飞翔,但在夏秋季则较活跃。 椰心叶甲成虫和幼虫群栖潜藏于未展开的心 椰心叶甲对湿度的要求不高,一般饲料新鲜即可满 叶内或心叶间,均取食心叶表皮薄壁细胞,多沿叶 足其生活所需‘12,13]。 脉取食,但不会穿透叶片,喜取食叶片中部。叶片 l、2龄幼虫取食量少,取食后斑细,其较少引 间残留许多褐色的虫屎,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