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pdfVIP

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pdf

第27卷第6期 分析科学学报 2011年12月 V01.27No.6 ANALYTICALSCIENCE 2011 JOURNAL0F Dec. 文章编号:1006—6144(2011)06—0719一04 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与卢一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 卞 伟1”,张 莉1,刘静初1,卫艳丽2,双少敏2,董川圯 (1.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卢一环糊精(口一CD)、羟丙基一卢一环糊精(HP—p—CD)、甲基 一p一环糊精(M—p—CD)、磺丁基一口一环糊精(SBE—p—CD)在室温下,及一定pH值的三酸缓 冲溶液中对儿茶素的包合作用。在固定儿茶素浓度和改变口一CD及其衍生物浓度的情 况下,儿茶素的荧光发射波长的变化以及荧光强度的增强表明了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 双倒数法计算了p—CD及其衍生物与儿茶素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于pH 为3.29的三酸缓冲体系中,SBE一口一CD对儿荼素的包合能力最强,且p—CD及其衍生物 与儿荼素的包合物的包合比均为1:1。 关键词:儿茶素;口一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荧光光谱法;包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0657.39 文献标识码:A 分子呈上宽下窄中空的环筒状,可以与多种客体以偶极力、范德华力、疏水作用、空间匹配效应及氢键等相 互作用形成主客体包合物[1。3]。卢一环糊精(卢一CD)及其衍生物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增加 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不良嗅味、刺激性,稳定挥发性药物,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等H。6]。儿茶素属黄酮 类化合物,是茶叶的重要成分,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国内外在黄酮类 化合物与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口’9],但对儿茶素与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溶液中的 相互作用的研究少见报道。 儿茶素属多酚类化合物,其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1 0|,而其与环糊精包合后则可有效防止其氧化。 本文基于儿茶素与卢一CD及其衍生物包合前后引起光信号的显著变化,测定了儿茶素与卢一CD及其衍生物 的包合常数。初步探索了儿茶素与p—CD及其衍生物的包合比和包合模式,也初步验证了在溶液体系中, 卢一CD及其衍生物对儿茶素包合的可行性,并对卢一CD及其衍生物的包合行为进行了比较,为药物的储存 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1 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F一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pH一3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茶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精密称取一定量儿茶素于100 mL烧杯中,加二次蒸馏水溶解后,转移 到100 SBE一口一CD置于100mL烧杯中,加二次蒸馏水溶解,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二次蒸馏水定容,浓度 收稿日期:2010一11—26修回日期:2011一03—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201231) *通讯作者:董川,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光谱分析研究工作. 719 万方数据 第6期 卞伟等:荧光光谱法研究儿茶素与口一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 第27卷 为1×10qmol/L。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mL 准确移取1 1.o×10_4mol/L儿茶素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再分别加入浓度为0.01mol/L的 分振荡,摇匀。在20℃下放置o.5h后,置于荧光池中,于荧光分光光度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