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A 铅酸蓄电池
电动车用VRLA蓄电池寿命的研究
叶丽光葛智7亡王克俭于长忠王毅王彦红
天津蓝天高科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81)
VRLA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因为易回
收、安全性好、工艺成熟等优点,在各种新型化学电源异军突起的市场竞争中仍然占有
相当的比例,并不断尝试在电动车中应用。但目前,制约电动车用VRLA电池发展的主
要问题之一是电池的循环寿命较短…。因此要想将铅酸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必须提高其循
环寿命。近几年为提高寿命和比能量,主要在板栅合金成分、正极添加剂、组装技术等
几个方面的改进”1。本文研究了合金中加铋、正极铅膏中添加高纯石墨和磷酸以及装配
比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的影响。
l实验
1.1正极添加剂试验
将一定含量的两种石墨(1#、2#)分别加人到正极铅膏中,按生产工艺组装成6FMl00
电池。电池经化成后,进行初容量试验,分别以0.IC、IC、3C放电。
一个循环。寿命终止电压10.5v。
1.2优化装配比试验
优化极组的装配比,按1.1中的制度进行寿命循环。
1.3板栅合金中加铋试验
个循环。寿命终止电压5.25V。
所用仪器为南京中观UBT系列蓄电池用电脑多功能综合测试仪。所有试验均在室温
下进行。
2结果与讨论
2.1石墨对电池容量和寿命的影响
两种石墨配方电池的0.IC、iC、3C的放电曲线如图l~3。它们在循环过程中的放
电电压的变化见图4。
(^—出脚
放电时间(h) 放电时间(州n)
图1正极加人石墨的01c放电曲线 图2正极加人石墨的1馓电曲线
从放电曲线可以看出,两种石墨的加入,使电池放电容量略有增加,尤其在高倍率
3c放电时,比较显著。显然石墨加入改善了正极的导电率,同时疏松多孔的石墨会使电
极吸收更多的电解液,使正极活性物质处在较好的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的条件下,从而
有利于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所以,虽然与空白电池相比活性物质量减少了,但电
池容量略有增加,尤其是在高倍率放电时,石墨改善的导电性和吸收电液促进活性物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A 铅酸蓄电池
125
120
艺11.5
Ⅲ11.0
5
脚10
100
95
放电时间(rain) 循张
图3正极加入石墨的3c放电曲线
图4石墨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快速充分反应,从而显著增加了放电容量。由于石墨2#比石墨1#电导率高,所以在高
倍率放电时,添加石墨2#的电池放电容量比石墨l#更大。
图4显示的电池循环性能反映出石墨添加剂1#和2#均改善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而
且基于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原因,正极的极化增大被抑制,整个循环寿命中放电平台
高于空白电池。其中,添加石墨1#的电池循环寿命比添加石墨2#的电池循环寿命长一
些。因此,初步可以认为,电池电极电导率提高,有利于改善循环寿命,但是两者不是
完全一致的。
2.2铋对寿命的影响
循il嗍改
图5板栅中加怔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循玳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TP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对次锕系元素的萃取探究.pdf
- 表面增强拉曼与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卟啉自组装膜.pdf
- La-%2c2-CuO-%2c4-和La-%2c2-Cu-%2c0.925-V-%2c0.075-O-%2c4%2bδ-晶体的电子衍射研究.pdf
- 板栗保鲜液喷淋干燥设备地研究.pdf
- H.323中MCU的研究和实现.pdf
- 二溴硝基苯偶氮-桑色素的合成及其和铝显色反应的研究.pdf
- ZnS量子点修饰的尿酸传感器地研究.pdf
- Ni-B%2fSiO-%2c2-非晶态催化剂在蒽醌加氢制备双氧水中地研究.pdf
- 的研究地震信号,探索地震预报之路.pdf
- CaAft2转录因子在铁离子稳态中的双向调控机制地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