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和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金159,谷芽309,麦芽309,甘草99。每日l剂,水煎服。服上方7剂,诸证好转,又在原方基础加减化裁服药 30余剂,诸症消失,查动态心电图正常。 按:病毒性心肌炎为现代医学名称,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依其病位,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的心 悸、怔忡、胸痹等病证的范畴。《灵枢·五邪》谓:“邪在心,则痛心痛。”《医宗金鉴》:“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 故脉弱而无力。” 本证的形成多由于急性期邪毒太盛,或失治误诊,或平时心肺气阴素虚,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耗伤 心气心阴所致。本病的病机以气虚阴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病位主要在心,尚可涉及肺、脾、肾三脏。病性主 要为心气阴亏虚,但亦可出现挟痰、挟瘀或阴阳两虚之证。心主血脉,风热或风湿之邪损伤于心,使心扩大,心 气不足,运血无力,心失所养,则有心悸、征忡。心肺同属上焦,心为君主,肺为相傅,两者关系密切。心气不足, 运血无力,脉络淤阻,心气虚又累及于肺,使其肺气不足,宗气运行不畅,则有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或不适。 劳则气耗,故有动则尤甚。阴津不足,VI咽失润,则口燥咽干。气虚表卫不固则有自汗,阴亏虚热内蒸则有盗 汗。心阴亏虚,虚火内扰,心神失养则有心烦失眠。津液亏损,舌体失润则舌红、少苔。心气阴两虚,鼓动无力, 脉道不充,其脉细。 本证多出现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后期,本证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青少年男性,心常有余,外感邪毒,易于化 火,伤津耗液,日久致气阴重耗。心之气阴两伤,心失所养,故致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汗出,口渴欲饮等症; 舌红,苔少,脉细均示气阴已伤,因此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镇静安神。方用生脉饮加减,以太子参、黄芪、麦 冬益气养阴,为君药;当归养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气,桂枝温经通脉,赤芍活血通脉,为臣药;郁金清心解郁,龙 骨、牡蛎镇静安神,鸡内金、谷芽、麦芽消食健脾和胃,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待气阴恢复如常,则诸症 消矣。 临诊处方后,吾师对每个处方按照上述的步骤进行自我评估,力求辨证准确,方证对应,用药精当。并且时 刻注意到处方中药物的可能副作用及特殊气味对患者的影响,能很好的把握处方的总体疗效,做到心中有数, 临诊处方每每取得良效。 慢性肾炎的治疗与研究 方东行l 何立群2※ 郑贤国1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 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一种病情缠绵、进展缓慢的疾病。临床多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 尿及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属于“水肿”、“腰痛”、“虚劳”、“血尿”、“淋症”等范畴,是导致终末期 肾衰竭的主要病因,积极预防和治疗本病可以有效延缓其进展。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疗效不甚理想,中医药或中 西医结合治疗有望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1.临床研究 中医本虚证型中肺肾气虚证型在肾功能正常的CGN患者中构成比最高,而脾肾阳虚证型在肾功能不全的CGN 患者中构成比最高;血瘀证在CGN中医标实证型患者中构成比最高。③在CGN本虚证型患者中,肺肾气虚证 型患者血清FN表达水平降低最少,脾肾阳虚证型患者在肾功能不全组中血清ColIV水平增高最明显;在CGN ※为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点学科(1005064)资助 一56— 标实证型患者中,湿热证型患者血清FN水平降低最明显,血瘀证型患者血清ColIV水平增高最明显。提示CGN 患者中医证型与其血清FN、ColIV水平的表达变化存在相关性。王亿平等[2]用参地颗粒(红参、茯苓、熟地黄、 五味子、桑螵蛸、鸡内金等)治疗脾肾亏虚证CGN30例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30例(服用缬沙坦胶囊)和正常对 h尿蛋白、 照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检测两组血清白介一素6(IL一6)、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24 尿红细胞(RBC)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 (P(0.05或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和尿 示降低血清IL一6和TNF一仪水平,可能是该方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24 RBC计数的机制。 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糖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