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钙生物矿化膜的形成机理与化学仿制——一种新型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的探索性研究.pdfVIP

草酸钙生物矿化膜的形成机理与化学仿制——一种新型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的探索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星兰查多会论文集 草酸钙生物矿化膜的形成机理和化学仿制+ ——一种新型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的探索性研究 张秉坚尹海燕沈忠卢唤明 内容摘要:已经发现一些年代久远的含钙岩石表面有一层天然生成的矿化膜,矿化膜保护 下的石刻文字可以历经上千年的风雨而保持完好.本工作探讨了这种膜的组成和来源.膜 的样品用FTIR、PLM.BD蝴、sEM扣TEM进行了分析.捡测发现天然矿化膜的主要成分为 草酸钙,许多证据表明这是一种生物矿化膜.本文讨论了膜的形成机理.为了开发新型石 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我们在实验室中用化学仿制的方法在舍钙岩石上生成了这种保护膜, 同时研究了腱的生成条件与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石质文物;酸雨;矿化膜:草酸钙;化学仿制 一、引言 含钙岩石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雕刻材料,数千年遗存下来的大量石质文物是中华民族文明史 的重要记录。目前,多数大型石质文物暴露在自然界的风化环境中,近代环境污染和酸雨明显加 速了石质文物。特别是以含钙岩石为材料的石质文物的侵蚀损坏的速度,若不尽早采取有效保护 措施,许多珍贵记录将不复存在IlJ。虽然,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环境,但是环境污染还不可能一F 子去除,也不可能将那些易遭侵蚀的大型石质文物都转移到室内.因此使用防护材料对石材表面 进行处理是减缓侵蚀的最简便的方法口J。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表面防护材料【”。 固体石蜡是最早使用的石材表面肪护材料,但是它吸附灰尘、易泛黄,难以渗入石材内部形 成耐久性保护;无机盐石材防护材料在十九世纪前也曾广泛使用,但许多事例表明这些材料易生 成与石头不相容的硬壳.有的还会形成可溶性盐而造成盐结晶破坏;现代有机聚合物用于石质文 物表面防护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野外的有效寿命远远达不到文物保护的要求,石材本身 亲水性与有机防护膜憎水性的矛盾也使表面层易受应力破坏和盐结晶破坏【4I。 寻找新型防护材料已是石质文物表面防护的迫切需要。 ’ 在我们对野外的各种石质古迹进行考察时发现:尽管长期经历自然风化、生物破坏和酸雨侵 蚀,一些含钙岩石表面的某些石刻文字却至今保持完好,仔细观察发现其表面有一层天然形成的 致密的亲水性半透明矿化膜。在某些部位的膜层下,一千多年前在岩石上雕刻的刀痕都还隐约可 见。受此启发,我们设想能否由此开发一类全新的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其显著优点是寿命长、 防酸雨、与岩石相窖性好。文献检索表明,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发现了含钙岩石表面的矿化物,但 对其成园仍有争论,一般认为是生物降解岩石过程的一个环节.很少有人讨论矿化物对岩石表面 的保护作用.更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种材料来加以利用和进行仿制。本工作正是在这一领域的一种 探索。 年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资助 .163.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二、实验 2.1样品 (1)天然矿化膜样品:从杭州灵隐寺取塔石灰岩表层选取石刻文字(刻于公元960年)保存完好的部 位,缈法表面灰尘.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均匀地刮取表层大约2cm2面积的天然矿化膜;同时也对 灵隐寺双塔表层石刻文字已被侵蚀的部位进行了如上相应的取样; (2)化学仿制膜样品:在切割成5cⅢ×5cm×2cm大小的天然“汉白玉”大理石上用不同化学溶液作 各种处理,以产生人工化学仿制膜。并根据处理后样品表面层的组成、结构、耐酸性,表面光泽 度改变率、耐无机和有机污染的能力来判断A工仿制膜的优劣. 2.2仪器和药品: 分析仪器采用PⅫipsPwl380型x.ray衍射仪(Ⅺo)(德国),Nicolet170sx型富里叶红外 光谱仪(FTIR)(美国),Nikon cM200型透射电镜(TEM)(德国),KGZ—IB ,Pv9900能谱仪(EDAx)(日本),PhiⅡps 6矿光泽 度仪(中国)。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三、结果与讨论 3.1天然矿化膜的成分和结构 杭州灵隐寺双塔石灰岩表面刮取的有保护作用的天然矿化膜,经FTIR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