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风与晚唐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士风与晚唐词 邓乔彬 内容提要 晚唐是进士文化的转型期, “儒林”、“文苑”传统分化,文学创作显著转向, 诗歌在向 “缘情”倾斜的同时,也发生了道德性的改变,杜牧谴责元、 白, 自己也 “风 情不浅”。诗人恋妓,进士放荡,平康、北里成为 “风流泽薮”,加之晚唐政治腐败,雅 正淹沦,致使涉妓艳诗大起,诗集编选也钟情于妍丽短章,李商隐、韩促更从理论上为 之辩护。诗入 《香奁》,“洞房蛾眉”更常见于文入词中,温庭筠诗酒游妓,成为了 《花问》 鼻祖,韦庄 自称 “一生风月”、“到处烟花”,钟情冶游之词,至老不衰。 关键词 晚唐 进士 轻薄 艳诗 文人词 唐代文人词的发展,大体如陈廷焯所说: 太“ 白、子同,千古纲领。乐天、梦得,声调渐开。终唐 之世,无出飞卿右者,当为 ((花间集 之冠。” 而就文化环境言,如果说盛唐宫廷文化孕育了词的初起, 士大夫文化决定了中唐词的发展走向,那么晚唐词则与进士文化密切相关。进士文化是晚唐词兴盛的 文化动因,是 自诗而词的转换背景,而它对词的影响却明显较诗晚了一拍,尤应注意的是,这一文化 对诗词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进士文化因推行科举、尤重进士科而在唐代逐渐生成 ,撮其要,当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 始于曹魏 的 “九品中正制”,为两晋南北朝沿袭, “上品无寒 门,下品无势族 ” 更为发展 ,因此 而造就了六朝的贵族政治。唐代实行科举 ,士子 牒 自列” 参加考试 ,门阀势力 由强而弱, 中唐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选官为核心的制度文化之变引发了政治之变,导致了具有近代意 义的社会逐渐生成。二、因进士科取士较他科为难,在最被社会重视的同时,又因进士考试行以 诗赋取士,使得士人将所习的重心从儒学经典转到了诗赋文章。如果说汉代 的 “献赋”只是 “通 经 ”的辅助手段 ,后者是士人踏上仕途的主要途径,那么,唐代则因行科举、重进士而改变了儒 学与文学的传统地位。三、随着儒学与文学地位的倒转,儒生与文士的社会承认度也随之而变, 造成了唐代文化从制度进而到思想、行为层面的改变。 “儒林”传统向 “文苑”精神倾斜、转化, 使得统治阶级的新成员——进士阶层,在思想道德、出处大节上形成了一系列被视作 “轻薄”、“无 行”的特点④。 用上述三个特点衡量,进士文化对诗人与诗歌应有全面的影响,且对唐诗的发展有显著的推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唐宋词的形式与艺术发展史 (04BZW024)阶段性成果。 ① 陈廷焯 词《坛丛话 , 词话丛编》,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3719页。 ② 房玄龄等 ((晋书》卷四五 刘毅传》,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6年版,第 1391页。 ③ 欧阳修等 新《唐书 卷四四 《选举志》,K二十五史 ,第4254页。 ④ 礼部侍 郎杨绾对进士制的负面评价,以及 《唐摭言》卷三所说的 “寻芳逐胜,结友定交 ,竞车服之鲜 华 ,骋杯盘之意气 ,沽激价誉 ,比周行藏”,差可概括进士文化在思想、行为上的特点。前者参见刘啕等 ((旧唐 书 卷一一九 杨绾传》, 二十五史》,第3889页;后者见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第 l610页。 进士风与晚唐词 助作用①,对词人与词而言,则主要体现在第三点之上。 一 轻薄、无行与白.杜风情 一 般认为,唐代的科举制是政权对平民开放,较之汉代行察举,魏晋以后重门第,其进步性是显见的。 但钱穆对进士制与门第观却有 自己的不同看法: 在汉代先经国立大学一番教育,再经地方服务之练习成绩,经察举后再加以考试,求取人才, 凡分三项步骤。唐代则专凭考试一项,自不如汉人之精详。惟唐代初期,大门第势力方盛,子弟 在大门第中养育成长,既经家庭严肃之礼教,如柳氏家训之类,又有政治上之常识,如南朝所传 王氏青箱之例,由此辈青年参加考试,易于成材。考试制度仅是一种选拔人才之制度,而非培养 人才之制度。自经此项制度推行 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渐渐门第衰落,整个政府转移到平民社会手里。但此等平民,在先并未有家庭传统之礼教,亦更 无政治上之常识,一旦仅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