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 C 锂离子电池
铁的氧化物在LiOH溶液中的电化学研究
李明 李俊杰 杨华铨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1
充放电实验。充电截止电压0.7V。结合循环伏安法,XRD和IR研究等手段,对他们的
充放电行为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充放电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LiOH溶液中的充放电行为与在KOH溶液中有所不同,在充放
次循环后,结果趋于一致。Fe,Ot在充放电过程中,有一部分会发生Li+的吸附和插入
作用,生成Li。Fej0。(X0.6)。
解质,组成实验室电池,以3mAlcm2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充电截止电压0.7V。
循环伏安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将试样与光谱纯碳粉按10:1的比例混合,做成粉体电
mV范围内,进行循环伏
极,Hg,HgO/OH一为参比电极,pt片为对电极,在一1300一700
安研究,扫描速度为20-50mVlmin,开路电势起扫。
自然晾干后,压片,做XRD实验。从对比实验证明,乙炔黑和黏结剂的影响可以忽略。
ICP分析:样品充分洗涤后,稃在大量的二次水中浸泡2小时后,用HCl溶解,稀释,
用美国LEEMANLABS制造的PLASMA—SPEC仪进行测试。
IR分析:采用PERKIN—ELMER
量,在此范围内无PTFE干扰峰影响。
结果与讨论;
Ⅱ-Fe。O】。“
l,充放电实验,它的充电曲线有两个平台分别位于0.55和0.66伏;在充电的初期,
第一,二平台的时间长度和平台电势的高度与前一次的长度和高度成正比,因此随着
第二平台时间的逐渐延长,第~充电平台也逐渐增加到一特定的长度。充放电循环实
验其可逆性可达60次以上。
2,X衍射分析,在放电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量的Li+插入晶格,并观察到Fe,O。存在。
3v{.O
因此认为在第一次充放电后a—Fe:0,--Fe,0。与Li。Fe
对不同的充放电循环状态进行x衍射分析,发现第二放电平台出现后,从衍射图上可
见Fe(OH):和Fe的衍射峰,充电后,Fe(oH):和Fe的衍射峰消失。
3,IR分析第一次充放电后,0c—Fe:O。的吸收峰消失,出现Fe,O。的吸收峰。
4,循环伏安研究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 C 锂离子电池
液中,第一次循环与第二次循环的循环伏安图(与文献报道中的Fe,O。峰值电势相同)
液中氧化和还原峰的位置有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还原峰在在和KOH溶液中几乎看不
到,而且两个氧化峰间的距离,后者较前者大得多,说明0【~Fe。O,在这两种溶液中的
反应机理是不同的。
结合我们对不同充放电状态的ICP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a—Fe。0,在第一次充放电
而生成Fe.即
a—Fej03-9Fe30。SLi。Fe30.
n
Fe(OH),笃Fe
Y-Fe203,Fe30.和Ⅱ-LiFe50.:
从它们的充放电曲线可以看到,有两个充电平台,表明它们的充放电机理也相似。
结合循环伏安实验,XRD和IR分析,它们均为尖晶石结构,在放电的初期的表现与
0【一Fe。0,有所不同,它们的第一个放电平台都很长,而第二个放电平台不易出现,
因此充电平台往往较高,只有在充分过放电后,才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第一充电平台。
在经多次循环后,其充放电行为与0【一Fe:O,的情况越来越相似。从它们的循环伏安
图来分析,它们的扫描峰的峰形和峰的位置都非常相似,仅在第一次扫描时出现的
还原峰略有不同。y—Fe:0,的第一个还原峰出现在一100mY处,从我们不断改变扫描
则具有完全相似的循环伏安图,它们的第一个还原蜂分别位于一50mY和一40mY处,可
归属于Li+离子的插入,第二个还原峰则与伴随由于Li+的插入而引起Fe的还原反
应有关。但这两个峰的位置较0【一Fe:O,具有更正的峰值电势,说明它们较0c—Fe:0,
更容易实现从Fe“HFe“的转化。因此可以推断它们的充放电机理应与oc—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备课校本培训.pptx
- EZVIZ 萤石 智能锁Y3000FV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押题卷(含答案).docx
- 产业园区智能化规划设计方案.pdf
- 《旅游类学生就业指导:扬就业之帆 启梦想之旅》 模块三 了解形势,选择去向.pptx
- 新航道留学预备三级读写答案.pdf
-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PPT课件.ppt
- 2024广东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招聘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9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基于excite timing drive的汽油机多阀系仿真及优化研究浙江大学等.pdf VIP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