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三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其他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一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荣格(Carl Jung, 1875-1961)的生平  一、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差异 1:对力比多本质的不同解释, 认为力比多是生物的普遍生命能量,其本质不是性的欲望,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能量. 早期集中于吃、排便、性等活动,以后大量投入精神活动 2:详细阐述了无意识的内容和来源, 认为无意识内容并不都 是罪恶和性,并将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3:对人类动机在时间上归因的观点不同,Freud持因果论观点,用过去经验解释人格,荣格倾向于目的论,强调个体心理潜能的指引作用,以及生活契机的重要性。 4:人格动力学不同.Freud 强调冲突的重要(冲突-焦虑-释放) Jung强调统合、均衡的重要作用(解决冲突应选择较弱的第三种活动) 5:对人性态度的不同。Freud是悲观论,而Jung则是乐观的老年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不应回首而应向前看. 二、荣格理论的人格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1:意识自我(conscious ego) 自我就是我们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情绪和知觉 2: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 包括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和遗忘,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属于阈下知觉的东西, 类似“前意识” 情结(complex):富于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和思想.无意识情结占用了大量心理能量,干扰正常活动和记忆。 影响心理发展证明:“语词联想测验” , 情结指示词, 情结越强,异常反应越大。 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是Jung理论的核心.它是自远古以来祖先经验的储存,每个民族成员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原始意念是由遗传而来的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倾向性.每个时代中的每个成员都经历过的经验,如出生、死亡、太阳、母亲等 都有相应的原始意象,并且代代相传,决定人的反应倾向性。 原始意念(archetypes): 1)人格面具(persona): 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角色以及他对此角色的理解 2)阴影(shadow): 指人本性中代表兽性的象征,在集体无意识中通过人类祖先遗传而来,是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 3)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帮助男女了解和交往 anima-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 animus-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向 4)自身(self) 精神中协调其他部分的结构,目的是达到人格的统一和完整,获得自我实现.自身是人格的核心. 三、心理类型 1913年首次提出两种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 1:定势(attitude):指力比多的运动方向,向内-内倾; 向外-外倾 2:思想机能(functions of thought):个人理解内外部刺激的典型方式。 1)感觉 2)思维, 3)情感, 4)直觉 每人常表现出一种机能和一种定势占优势,而其他处于无意识中,形成了8种心理类型. (测量量表:梅彼类型量表,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1)外倾思维型 2)外倾情感型 3)外倾感觉型 4)外倾直觉型 5)内倾思维型 6)内倾情感型 7)内倾感觉型 8)内倾直觉型 第二节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的个人心理学 与Freud的分歧:对身体缺陷或其他原 因引起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动力, 而非力比多.每个人都具有努力追求优 越的潜能. 1:寻求优越 每个人生来具有自卑感,这标志人 生已开始就要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 这种抗争叫做寻求优越. ? 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 ? 过度自卑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无助感)  自我调节好的人是通过公众利益表达他 们对优越感的寻求.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 过损人利己来寻求优越感的. 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两类父母行为导致人成人后产生人格问 题: 溺爱(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 问题:剥夺独立性,引起更强自卑感 忽视(过少的关注、放任) 问题:冷酷、怀疑、不懂爱,人际关系差 3:出生顺序 头生和末生儿童受溺爱,自卑感 强,依赖;老二最好 第三节 艾里克森(Eric Eriksen,1902-1994)的 自我心理学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是人格的一个独立部分,其作用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 自我认同危机: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体验到的混乱和失望。 出现时期: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