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师大版八上《简洁之美》word教案.docVIP

2012北师大版八上《简洁之美》word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北师大版八上《简洁之美》word教案.doc

课 题:简洁之美 课 型:作文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对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再阅读,搜集简洁的语段描写,了解什么是简洁之美,体会语言简洁的妙处。 相关课程标准: 1、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简洁之美,感受作品中语言的简洁。 2、了解表现简洁之美的方法,练习创作简洁之美。 3、合理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评价任务: 1、阅读几组句子,感受简洁之美。 2、互读互评,班内交流。 一、感受简洁之美 简洁:语言的风格之一。它要求写作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做到篇中无余言,句中无余字。 首先:看一看:(课件) 看《家有儿女》的一段视频,要求:⑴用两三句话概括剧情。⑵仔细观察开头“爸爸去参加家长会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回来?刘星和姥姥坐在小花园里……”,把你所看到的刘星的动作行为说出来。 小组互相交流、体会。 教师小结: 一般来说,在一篇文章中,既有需快速推进、一笔带过的地方,也有需缓慢絮说、仔细刻画的地方。简洁的叙述尤其必要。 其次:欣赏下列句子,体会语言的简洁之美。(出示课件):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3)刘星和姥姥坐在小花园里焦急不安的等待着。他扬着脸,皱着眉,一边甩着手,拍着胸,一边团团转,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爸爸怎么还不来呀!” 学生朗读、交流。 教师小结: 一、二句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传达出的是一种简洁的美,第三句则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刻画了人物焦急的心理。前两句简洁是记叙,后一句细致是描写。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简洁之美。 教师过渡语言: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三言两语的简单交代是叙述,对某些场面或行为进行刻画是描写,而叙述的特点是简洁,怎样让语言达到简洁之美呢? 二、表现简洁之美 莎士比亚说过:“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古往今来真正优秀的文章大师可以说都是简洁为文的高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语言的简洁之美呢?下面四点值得注意。 1、笔墨要俭省。 笔墨俭省的标准应该是“句中无余字”,“篇中无余句”,这就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时,尽量运用最俭省的词句来表情达意。请看下面的例子: (1)父亲,光头,豹眼,高鼻,浓须,奇黑,奇瘦。 (刘汾《父亲》) (2)一座高山,一处低岩,一道新泉,一株古松,一炉红火,一壶绿茶,一位老人,一个少年。(古龙《英雄无泪》) (3)深夜。微风轻拂。江岸。细草如丝般轻颤。孤舟。高耸的桅杆。(《中学语文教学》) 学生朗读、讨论、交流。 2、内容要跳脱 不少同学写景叙事,前后内容往往“粘”得紧之又紧,生恐遗漏任何信息。这样的表达看似逻辑性强,实则近于啰嗦。其实,有时候文章中的上下段之间甚至前后句之间不一定要“粘”得那么紧,可以故意让它“断”,这种似“断”实“连”的笔法就是行文中的一种“跳脱”。使用“跳脱”方式,既能加快叙述节奏,又能使行文简洁明快。例如: 1.几个人吼一声:“打!” 刀光剑影,拳脚相加。 殷红的鲜血流了一地。 (《小小说选刊》) 2.三个人都未做对。老师瞄上了我:“你,上来。”叫我?倒霉!没法了,上呗!已知,求,解……演算,咋不对?再算,再算……愈慌愈错,愈错愈慌。出汗了,手抖了,平日这么牛,今日咋啦?熊包! (学生习作) 教师小结: 以上两段文字便是“跳脱”的范例。第1段写的是小青年斗殴的场景,其过程和结果之间该有多少话值得一叙,但作者全都“跳脱”了,看似缺少了细节,实则加快了叙述节奏,彰显了表达个性。第2段描写的是学生演板的故事,何其生动!若把那些“老师又让我去演板”,“我在上面演算了一遍又一遍也算不出来”,“头上冒出了冷汗”这样的句子“补”出来,若加上“我心想”、“我觉得”、“我发觉”这一类“粘”得很紧的衔接词,语言不是既啰嗦又缺乏个性特色吗? 由此可见,“跳脱”的艺术就是“断”的艺术,也就是省略和跳跃的艺术。如果使用得法,语言表达肯定会别有一番情趣。 3 信息密集指的是在行文中加大语段的容量,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出最多的信息。这需要作者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提炼能力,能够驱遣语言的“奇兵”以获得与众不同的表达效果。请看例子: 1.自由市场。百货公司。香港电子石英表。豫剧片《卷席筒》。羊肉泡馍。醪糟蛋花。三接头皮鞋。三片瓦帽子。包产到组。收购大葱。中医治癌。差额选举。结婚宴席……在这些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