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反应性能地研究Ⅱ.反应条件对乙烷氧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pdfVIP

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反应性能地研究Ⅱ.反应条件对乙烷氧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 油 化 工 PEIROCHBUCALTECHN01」二〔Y 2001年第30卷增刊 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II.反应条件对乙烷氧氮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冯海强,南秀琴,尹文龙,高为华 (北京化2研究院,北京100013) 1摘要」在小型流化床反应装!上,采用催化剂Ca3C16一。‘一:e〔a3/。一Alx伪考察了反应沮度,O=/f}Fls卒尔比、HO GHn牵尔比、Ns/CIH6库尔比和接触时间对乙烷氧抓化反应性能的形响。试验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沮度 47oC9,n(仇)/ry(xa)/n(Nz)/n(cslk)=1:2:2:1,:二1e. 关〔且词〕流化床;氧抓化;催化荆;乙烷;舰乙烯 聚9乙烯(PVC)是一个大吨位产品,现在世界上PVC的生产量在2MVa以上,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塑料大 品种之一。聚纵乙烯是由抓乙烯单体(VCM)聚合而成。目前工业上先进的生产、CM方法是乙烯氧抓化法。 由于该技术已很成熟,操作效率已近极限,要想显著降低VCM的成本只能通过寻找更廉价的原料。乙烷的 传统应用是将其热裂解成乙烯,该过程是高温吸热反应,能源消耗大、工艺条件苛刻。将乙烷代替乙烯作原 料生产氯乙烯单体,原料价格可降低3一4倍,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国外在70年代已开始研究,现准备将其工 业化:’〕,而我国至今为止刚刚开始这方面的研究,31 冯海强131及同事筛选出了乙烷氧抓化反应的较佳催化剂组成。本工作在小型流化床反应装置上,利用 所筛选的较佳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氧气/乙烷比、抓化氢/乙烷比、氮气/乙烷比、接触时间对乙烷氧抓化 反应性能的影响。 1试验部分 试验采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小型流化床反应器,试验装置见文献[31。床内径为20mm,反应段高为250mm, 预热段高为l00mm,扩大段内径为90mm,高为150mm,各段绕有不同功率的电热丝。 试验原料乙烷(95%工业级气体)、抓化氢、氧气、氮气采用钢瓶气,经缓冲罐、流量计计量后经混合器进 入流化床反应器。混合气经加热后,流经催化剂床层,发生氧抓化反应。反应器出口物料经水冷却、再在 0℃水冷却下收集液体产物。气体产物经水吸收后放空。反应尾气中的乙烯、一氧化碳、氛乙烯及未反应的 乙烷将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热导检测器、5A分子筛填充柱、GDX一104填充柱),液体产物也通过气相色谱 法分析氢〔焰检测器、WCOT型毛细柱)。液体产物包括抓乙烷、抓乙烯、二抓乙烷、二抓乙烯、三抓乙烷等。 分析方法为归一法。 试验采用的催化剂为所筛选出的较佳催化剂CUC12一KCl一Cl3/a一A1203,其组成为:Cu质量分数 1.2%,Cu/K摩尔比0.25,Cu/Ce摩尔比20 2结果与讨论 由图1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从430℃升至470℃时,乙烷转化率和抓乙烯产率迅速提高,继续升高反应 温度,乙烷转化率和抓乙烯产率稍有增加,而CO+C仇生成量始终随温度增高而平稳提高,综合乙烷转化 率、抓乙烯收率及CO+C02收率的诸方面因素考虑,取反应温度470℃较为适宜。 由图2可知,乙烷转化率和oc十C02生成量随02/qH6摩尔比增加而增加。此外,从图2中还看出02/ q氏摩尔比对抓乙烯收率存在一个最高点,当。(仇)/n(q氏)二1时抓乙烯收率最高可达35.5%,仇/q氏 作【者简介」冯淘强(1961-),男,河南省新野县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电2210,电娜(ag,ui甲叫@b对‘既·皿。 一 一~一 -下一 一一一 冯海强等:乙烷氧抓化制抓乙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摩尔比过高,抓乙烯收率反而下降。 明 J ﹃ n 物 剥 3 目 n 门 / 荟 味 一 乙烷转化率 鞠 ﹄ 弓 于 一级乙姗收率 (对己转化乙 。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