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doc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 要 微胶囊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不仅制作工艺趋于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微胶囊 制备工艺 应用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或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包埋起来,形成具有半通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技术。形成的微小粒子称之为微胶囊。微胶囊技术可以改善被包裹物质的物理性质,使活性成分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增强稳定性,降低挥发性,延长保存期,此外还具有控制释放功能。由于它的这些独特的优点,微胶囊技术在医药、香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的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微胶囊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D.E.Wurster用物理方法以明胶为壁材在液体石蜡中制备鱼肝油形成明胶微胶囊,20世纪40年代末,微胶囊技术得到突破发展开始应用于药物制剂包衣,1954年美国的B.K.Green受到微胶囊在药物上的应用启发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并取得重大成果[1]。近年来,微胶囊技术更是应用在香精缓释、新型染料、食品加工等繁多的行业及领域中。
微胶囊壁材的分类
微胶囊的壁材是构成囊的外壳。不同的应用领域壁材也不尽相同,目前在微胶囊技术中常用的壁材主要有三类: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全合成高分子材料。选择壁材的原则是: 壁材能与芯材互相配伍,能性稳定耐高温, 耐磨擦, 耐挤压。壁材要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
天然高分子材料
可以用作壁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有明胶、阿拉伯胶、虫胶、紫胶、淀粉、糊精、蜡、松脂、海藻酸钠、玉米朊等。
天然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无毒,对环境危害小,稳定,易成膜等优点。
2.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可以用作壁材的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缩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则具有毒性小,粘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加等优点,但是它易水解,不耐高温,需临时配制。
3.3 全合成高分子材料
可以用作壁材的全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聚醚、聚脲、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酰胺、聚丙烯酰胺、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硅氧烷
全合成高分子材料则具有成膜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储存运输方便、可生物降解或可生物吸收。但需要大量有机溶剂、成本高、对环境危害大。因此要选择无毒或低毒、对原药溶解性较好的材料。另外,在制备微胶囊过程中。 副反应对微胶囊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避免选择一些能引起与囊芯和其中的一些添加剂发生反应的单体进行包裹[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化的一般过程
将已处理好的芯材(内相)分散在微胶囊化的介质中;
在形成的分散体系中加入成膜物质(壁材);
通过某种方式将壁材聚集 、沉积或是包裹在分散的芯材周围;
运用一定的物理化学手段对壁材进行处理固化,使膜壳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微胶囊的制造方法
物理法
物理法制造微胶囊是指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在气相中进行微胶囊化。
物理法主要分为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冻法、空气悬浮法、真空蒸发沉积法、复凝聚法、多空离心法等,尤其是喷雾干燥法更是被诸多领域的研究所应用。王登武[3]等人提出明胶—阿拉伯树胶微胶囊囊壁形成可控制备机理,并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明胶—阿拉伯树胶电子墨水微胶囊;而汤慧民[4]则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以乙醇提取无花果的提取物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取无花果微胶囊粉,以达到保存无花果的生理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的目的;张英宣[5]也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蜂胶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处理来达到改善蜂胶本身难溶于水、有苦味、不宜直接食用的缺点,并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蜂胶提取物本身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物理化学法
在液相中进行, 囊芯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出来, 故又称相分离方法[2]。
物理化学法又可分为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改变温度法、锐孔法、挤压法等。尹娟娟等通过相转化法来制备磷酸三丁酯/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所得微胶囊不仅粒径大,且比饱和磁化强度弱[6];孙鹏等以海藻酸钠/β-环糊精2%为壁材,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了植物乳杆菌P8微胶囊,活菌数达到2.27×1011CFU/g,且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宁豫昌等采用挤压法与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技术,在海藻酸钠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2%、脱脂奶粉浓度为4%、乳糖浓度为6%条件下制备鸡源乳酸杆菌微胶囊,包埋产率达到92.4%,制备的微胶囊的耐酸性与肠溶性良好[10]。
化学法
化学法是利用在溶液中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反应或缩合反应, 产生囊膜制成微囊的方法。特点是不加絮凝剂, 常先制成W/O型乳浊液, 再利用化学反应交联固化[2]。
化学法又可分为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辐射交联法等。陈倩雯等[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