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下关节生物力学探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折,经X线检查发现其难以维持有效固定和保持良好复位,并易引发局部皮肤压迫性坏 死.还有个别病例造成腓总神经瘫。后又辅以弹力带夹板固定.克氏针整复和固定等方法 均未达到满意效果。追其原因主要是股四头肌强大拉力和膝美节所承受的巨大杠杆力, 使骨折处难以保持稳定及保持满意复位。西方医学在l啪年前对髌骨骨折普遍使用伸 膝屈髋位夹板固定、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按摩等疗法.其结果往往是导致纤维愈合及遗留 残疾。以后才冒险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部分切睬、髌骨全部切除或髌骨量换术等手术疗 法。德国骨科鼻祖B0ehll盯曾强调地指出.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叉是对感染最敏感的关 节,成功的疗法应是不切开关节而治疗骨折。为此,我们应用现代医学及生物力学手段, 对髌骨骨折进行了深A研究和反复试验。据walker测定人在上下坡时,髌殷间接触力分 别为体重的1.6倍和2.6倍。可想而知若维持有效固定,势必将加大固定力量。理想的 弹性固定力只能抵抗在活动中的微动力.而更大的固定力就是螺肇加压或液压等装置所 产生的机械力。抓髌器就是这样巧妙地应用螺肇加压装置将一种机械力.通过设计一独 特的轨迹而转变为水平加压力,以有效对抗肌四头肌和膝关节杠杆力所造成的髂骨骨折 分离拉力,并借助不锈钢钩臂,可把分离拉力的反作用力以骨折嵌插力形成刺激骨折端对 向加匿嵌插,促进骨折愈合.这是现代科学所能实现的理想设计。但是,如此巨大的力量 若通过皮肤传达到骨上,任何软组织也难以承受,必将导致局部皮肤压迫性坏死。辩证法 提示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穿过皮肤。使之躲开其压力壹接作用到骨组织上。 因而,我们就专门设计了前端星三角形尖峰。其后,又有四方形台的四报钩臂柱.制成制定 弧形,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又能保持有效的弹性加压固定。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难以愈越 的骨与软组织的矛盾。真正实现了筋骨并重、动静结台的原则。尤其在反复实践中,我们 又应用生物力学分析认识刭髌骨张力带及压力带的关系.借助电视x线机把抓髌器的钩 臂准确地抓在髌骨上下摄的张力带上.辅以轻柔话动接压等手法.即可达翻自行满意复位 之效果,病人在第=日即能不持拐行走。以防止出现股四头肌萎缩。三周练习屈膝,以防 止关节僵直及粘连。六周多可临床治愈.使病人免除了开刀手术及石膏固定的痛苦。 距下关节生物力学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20(1021)汤荣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200011)盛为戴克戎 距下关节是保持足部稳定的枢轴。它承受踝关节所传导的重力,协同和辅助踝关节 的运动,支配跗中关节和前足的活动。因此它是后足的力学中心。此外.距下关节对保持 人体正常站立和行走起重要作用。它又是全身最复杂的承重关节之一,一些细微的解剖 学和生物力学变化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研究距下关节的力学特性显得格外重 120 要。我们通过正常尸体距下美节标本,设计以下实验,以便研究距下关节的一些生物力学 特征。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标本准备和处理 收集成人尸体小腿和足标本tO具.标本来源于急性脑外伤死亡的病人7例,恶性肿 瘤截肢患者3例。年龄为20一柏岁,4例为女性,6例为男性。x线片证实这些标本解剖 结掏正常。在踝美节以上20 cm处横行截断胫腓骨,置于一20℃深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 实验前取出标本,置于室温下数小时自然解冻。小心剔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并注 意保留胫腓骨间膜、踝美节外侧副韧带、跟距骨问韧带、颈韧带等重要韧带,以维持踝关节 和距下关节的稳定性。 用三枚克氏针分别从标本的第2跖骨、第4跖骨以及跟骨后缘钻人将标本固定于木 板之上。然后将标本置于岛津AG20N万能材料测试仪上加载,测试时用悬垂线参照使 标本保持垂直。测试过程中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以避免标本于燥。 二、测试方法 实验中使用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超低压型压力敏感片(Pre—№Se璐itifi/m.测压范 围5—25 k∥c一;测试条件:温度5—35℃.湿度20—90KH%)进行测试。先将压敏片裁 剪成与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前中关节面大小、形状相似的两片(距下关节关节面分成后关 节面、中关节面、前关节面三部分,但有时距下关节中关节面缺如,有时前中关节面互相延 续。因此.我们采用一片压敬片同时测定距下前中关节面的接触特征。)将裁剪好的压敏 片置于防潮湿的聚乙烯小袋中密封,防止组织液浸温污染.切开距下关节的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