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客家”旅游的发展路径及运作模式初探--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pdfVIP

“海峡客家”旅游的发展路径及运作模式初探--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峡客家”旅游的发展路径及运作模式初探 ——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 刘大可 作者:刘大可,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电话:1 3950203045;0591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柳河路61号 邮码:350001 “海峡客家”旅游的发展路径及运作模式初探 p.84 ——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 刘大可 内容摘要:客家文化是海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旅游”的重要文化资 源。因此,发展“海峡客家”旅游在海西建设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试图在田野 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就“海峡客家”旅游符号的提升、 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广、区域资源整合与两岸客家旅游合作等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 进一步发展“海峡客家”旅游有所助益。文章认为,发展“海峡客家”旅游一方面需要将 “客家文化”的概念转化为一个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肯花钱”的旅游产品 形象;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塑造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品牌、推进赣粤闽客家区域的旅游 合作和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客家旅游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路径、运作模式、闽西客家 作者:刘大可,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客家文化是海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旅游”的重要文化资 源。因此,发展“海峡客家”旅游在海西建设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人 曾以《海西战略与发展闽西客家旅游》为题就闽西客家旅游的资源、现状、存 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以闽西 客家旅游为例,就“海峡客家”旅游符号的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 广、区域资源整合与两岸客家旅游合作等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进一步发展 “海峡客家”旅游有所助益。 一、“海峡客家”文化符号的提升 发展“海峡客家”旅游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客家文化”的概念, 转化为一个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肯花钱”的旅游产品形象,这 就存在着一个文化符号的提炼与转化问题。具体到闽西客家而蓄,就是如何着 力于从丰富多彩的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提炼出让游客乐于接受的“海峡客家” 文化象征符号。 (一)“客家祖地”的象征符号 历史入文景观往往记录着一段历史、代表着一个时代或象征着某种意义。 从闽西客家的文化资源来看,与“海峡客家”旅游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象征 “客家租地”的租居地、祖嗣与祖坟、始祖、租图、租庙等。 1、祖居地。 “海峡客家”以祖居地或祖先迁出地认同最典型的当属宁化石 壁。闽西、粤东客家地区族谱普遍声称先人来自宁化,而大多数的族谱还具体 声称先世来自宁化的石壁(罗香林1992)。因而,宁化石壁被人们称为“客家 人的中转站”、“客家摇篮”、“客家人的里程碑”、“客家祖地”、“客家 图腾”。台湾客家亦“多源于宁化石壁”,如遍布台湾南北各地的丘氏家族的 P.85 “三郎公”派,也声称其租先就是在宋太宗、真宗年间从宁化石壁丘家坊开基 的“三郎公”丘法雷(张恩庭1998:2);全台湾近400万客家人中,亦大多 声称源于石壁。宁化县于1992年在石壁建起了雄伟华丽的“客家公稠”,作为 客家圣地的标志性建筑物。许多来自远方的客家人,当他们进入客家公稠时, 为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所感染,表明“宁化石壁”作为客家的象征符号不仅具 有丰富的文化意义,而且具有举世瞩目的表征。 另一个以租居地或祖先迁出地认同的典型事例是上杭的“瓦子坪”现象。 在广东、广西客家人中,最常听到的是从上杭瓦子坪迂来的。瓦子坪,或称瓦 子街、瓦子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声称从上杭“外迂”姓氏的后裔,到上杭 追寻他们上租从上杭外迁前的“租地”一一瓦子坪。早在十多年前,旅居海外 的客家后裔到上杭寻根时就曾提出这一问题,此后有李、张、丘、王、周、 朱、刘、杨、沈、陈、罗、吴、龚、郭、林、何、黄、温、卢、郑、蓝、汤、 冯、钟等20多姓自称是瓦子街移民后裔,到上杭寻根。根据现有族谱资料,广 东南雄及其周边的始兴、翁源、乳源、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