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丑》下言“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辅世长民莫如德”,更近于儒家的德治思想和王道精神。
《公羊传》通过解释《春秋》如何“为贤者讳”,所具体阐发的“贤贤”思想,大致包括贤乎“得
君臣之义”、贤乎“让国”、贤乎“知权”及贤乎“复仇”诸项。其核心是关于“君臣之义”,所论
“君臣之义”中又侧重于为臣之道,侧重于为贤臣之道。本文所述诸事中,对于为臣者如何谏君,主张
“三谏而去”;为臣者如何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关系,主张以君国利益为先、“诛不辟兄”;在国君有危难
之时,臣下要“不畏强御”、挺身护君乃至于以死殉君;在面对君位费立之事,提倡“让国”;在危及到
国家安危存亡之时,主张以存国存君为前提,赞成从实际出发,“知权”、“能变”。唯有对“复仇”的肯
定,则是从君、臣双方立论的。
如上所述,本文谨对《公羊传》“贤贤”思想的内容作了一些粗浅的归纳叙述,其中不妥不周之处
或在难免,恳请读者、专家批评指正。其他诸如《公羊传》“贤贤”思想的价值特色、形成原因及其对
汉代乃至此后思想史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均未专门论及,故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2009年7月初稿于武昌)
《左传》叙事艺术新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刘谦功
摘要:本文从新的视角对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的叙事艺术进行了探
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主题的表现抑扬有度,“言事相兼”地阐释了抑恶扬善的主旨;其次,
结构的安排完整恢宏,一方面明断暗续,一以贯之,一方面疏而不漏、细而不繁;第三,情节的描写
起伏跌宕,既富于戏剧性,又有逼真而传神的细节描述;最后,语言的运用凝练生动,描绘出栩栩如生
的人物、鞭辟入里的辞令。《左传》的叙事艺术可谓是纯熟而杰出的,对后世史学与文学均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关键词:《左传》;叙事艺术;主题;结构;情节;语言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
的《春秋》而作,叙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
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后来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对
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史学方面,它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了当时的一些重要文件,宋
人陈骏在《文则》中就列举了命、誓、盟、祷、谏、让、书、对八种之多。《左传》在史学中的地
位被认为是承《尚书》与《春秋》之余绪,开《史记》与《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清人皮锡瑞
在《经学通论·春秋》中说:“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同之上,
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同时, 《左传》也可代表先秦文学的杰出成就,它既长于记述
战争的来龙去脉,又善于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言辞精妙,情理兼备,对后世的文学亦有深远影响。
本文便试图对《左传》的叙事艺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主题的表现、结构的安排、情节
的描写、语言的运用四个方面。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匠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
称《左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56
一、主题的表现抑扬有度
左传》具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比较接近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
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这当为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思想上的进步。作者
认为统治者负有国家重任,不可滥用权力,逞一己之私欲而危害国家,较多地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
想。‘左传》在表现主题方面抑扬有度,褒贬得当,重的是事实,讲的是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第一,言事相兼,且二者相辅相成。《左传》之前, 尚书》重在记言, {:春秋》重在记事,
究其原因,主要为古代史官分工较细,职责各异,。各照隅隙,鲜观衢路”回,还未形成宏阔的历
史观,“逮左氏为书,不遵古法,言之与事,同在传中。然而言事相兼,烦省合理,故使读者寻绎
不倦,览讽忘疲。”圆《左传》一改单纯记言与记事的成法,博考旧史,广采逸闻,言事相兼地再
现了春秋时期凡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史学的一大创举。
《左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