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探测蛋白质折叠机制微量热研究.pdfVIP

单克隆抗体探测蛋白质折叠机制微量热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克隆抗体探测蛋白质折叠机制的微量热研究‘ 梁毅 秦志杰 陈杰 周筠梅 静国忠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lOOiO!) 蛋白质的功能是怎样被赋予的呢?这是蛋白质折叠研究要解答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的研究 表明,伸展的肽链经过早期折叠进入中间志(如前熔球态、熔球态等),然后由中间态过渡到最终 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天然态【”.1988年,郜承鲁院士在总结前人实验结果的基础 上,提出了关于蛋白质折叠的新生肽链折叠假说{2】:蛋白质折叠在生物合成的早期印已开始,其 构象随肽链伸长不断调整直至形成完整的功能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特殊蛋白质和新型分 子探针,由于能够高效、专一地识别抗原表面具特殊性质的区域(称为抗原决定蔟)’因此正逐 步成为蛋白质折叠机制研究的有用工具口1. 微量热注是近年寒发晨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热化学与生化过程动力学的重要方法,它通过高 灵敏度、高自动化的微量量热仪原位、在线、不干扰、连续和准确地监测和记录一个变化过程 的量热曲线,同时提供熟力学和动力学信息.该法特别适应于研究生命系统中的各种特异过程(如 酶促反应、抗体一抗原相互作用等)141.用微量热法测定抗体一抗原相互作用的特征热力学参数是 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研究课题I”】,但用单抗探针灵敏地监剥蛋自质折叠机制的微量热研究尚未 PO及其N一末端肽段的 型间歇与微量滴定微量热仪直接测定了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 单克隆抗体McAb2C9与奎酶及不同长度肽段相互作用的表观摩尔结合培.实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见,McAb2C9与核酸晦及其N一末端片段相互作用的表观摩尔结合焓有较大的差 定簇的特定区域在核酸酶折叠的早期即已出现.但随着肽链的鲑续延伸.较长片段(SNRll0, 培仅为较短片段相应值的约60%。这是由于-5 7%J,结构鞍为紧密,符合前熔璋杰的结构特性,而 结构百分率由前者的6.5%陡井至后者的17 在这些较长片段中抗原决定簇被部分包埋或屏蔽,导致抗体不易接近.当整条肽链的合成完成 后,SNase McAb2C9的结合能力表现为最低,其表观摩尔结各培仅为较短片段相应值的约 R-5 45%,这表明肽链上作为抗原央定蔟的特定区域在核酸雌折叠完戚后,已较少暴露在该酶的表面, 同时也说明在由粪天然态SNRl41延伸到天然态SNaseR的过程中,肽段构象仍有较为明显的 变化。上述结果充分说明核酸酶在肽链延伸直至形成完整的功能蛋白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象 调整。微量热实验的结果同时表胡,McAb2C9的抗原决定簇是SNaseR肽链上52位残基前的 菜段(或其几段)巯水侧链. 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资助项目. 综土所述,本文运用微量热法灵敏监测了不同长度肽段与特定单克隆抗体结合能力的变化, 从一个侧面观察到了肽链的鲐构在其延伸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的现象,从而为郐氏新生肽链折叠 假说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同时为蛋白质折叠机制探索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舍 { 王 、_名 对 才 acid Numberofaminoresidues McAb2C9相互作用的表观摩尔结合蛤 图】SNaseR及其N一末端片段-5 量热实验均在298.15K下,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 210. 4】“M,【SNR]D,【McAb2C9]o fMcAb2C9]o=1 参考文献 1 冯佑民,生物的化学,1995,15(2):4-7. 2 809·1812 C.L 988,27:I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