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3不饱和酮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张维萍、 李应成“ 沈玉梅王辉赵景惠何仁
2)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1
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异丙苯氧化制苯酚联产丙酮的产量日益增加.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丙
酮是个重要课题。一般在用丙酮经三步法(缩合、脱水、选择性加氢)合成甲苯异丁基甲酮的过程中,
重要的中间体‘u,常被用作成色剂、选矿剂、乳化剂、防腐剂及溶剂等,尤其是甲基异丁基甲酮在工
业上用途更为广泛,此法的关键是第三步异丙叉丙酮选择性加氢制备甲基异丁基甲酮。本文在丙酮
经强碱缩合、酸脱水制得异丙叉丙酮的基础上,成功地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并考
察了常压下的加氢反应,得到了MO的转化率为100%、MIBK的选择性为90%左右的最佳反应
条件。
1试验部分
加氢反应是在连续流动式小型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器是内径为5mm的玻璃管,
原料异丙叉丙酮由微量进料器计量打入反应器顶部.经预热段气化后与H!混合,再进入催化剂床
层进行加氢反应。产物分析采用上海分析仪器厂103型气相色谱仪,以丁酮为内标物,在氢火焰条
件下检测。
2结果与讨论
2.1助催化剂的影响
在非贵金属中,Ni是常用的加氢催化剂.但对C—c及C=O双键都有较强的加氢活性,导致
产物选择性差。文献曾报道在Ni中加入少量的cu即能使强吸附氢的能力急剧下降。进一步研究
表明,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Ni中加入少量cu后,Ni具有聚集在体相的强烈趋势,而Cu在表
面富集,从而使Ni吸附H:的能力下降,这正是选择性加氢所需要的口‘3]。因此.本文用共沉淀法制
备了Ni。cu双组分催化剂,用于异雨又丙酮的选择性加氢反应,所得结果列于表l。从表1数值可
见,第二组分Cu的适量加入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而活性几乎保持不变。为了进~步提高
该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在上述催化体系中再加入第三组分cr制成三组分催化剂,其加氢结
果见表2。表2显示第三组分cr的加入能使催化剂的选择性达90%以上,这可能是cr与Cu的协
同作用使催化剂的颗粒保持细微状态,分散度明显增加,另外第三组分也可能与催化剂生成了新的
晶体覆盖了一部分活性中心n],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2.2反应条件的影响
研究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发现.最佳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一般为1%~2%,H。与MO的摩尔
比为6:1。在上述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分别示于图1和
图2。图上的关系曲线显示: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0C左右.空速0.8h-1左右。
*通讯联系人.现通讯地址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重点实验堂.邮编:116023
**现工作单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952·
表1 第二组分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表2第三组分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④反应条件:温度210C·空速05 h_。,HJMO=6.载体
①反应条件:空速0.8h-I.其它条件同表1
口一Al:()3.
X
X 型
啦
崭
稍
尊
懈
瓣
篁
撼
砒度/(
审建/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霉素在Co%2fGC离子注入修超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其测定研究.pdf
- (NBu-%2c4-)-%2cx-PMo-%2c11-MO-%2c39-(M%3dRu、Pd、lr)的制备和对环己烯光催化氧化活性的研究.pdf
- Fe-Zr-B(Cu)非晶合金低温磁性地研究.pdf
- SrTi03-PANI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pdf
- 不锈钢表面化学镀NI-P合金耐蚀性探究.pdf
- 4-苯甲酰基-3-(邻氯苯基)-1-乙酸乙酯基-1a-苯基—11a23-四氢化-4H-环丙胺-%5b12-a%5d%5b15%5d-苯并二氮杂晶体结构和构象研究.pdf
- C%2fC复合材料粉末合金粘结研究.pdf
- 5-NO2-PADAT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铱(Ⅲ)+的研究和应用.pdf
- IR光谱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应用--探讨冬青叶片表面化学成分随外部环境变化规律.pdf
- S一烯丙基一0一取代苯基硫代磷(膦)酸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