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杉醇新剂型研究进展 1 2 * 2** 李兵胜 , 龚伟 , 梅兴国 (1. 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 410013 ; 2. 军事医学科 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 ) 摘要:目的 对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紫杉醇新型制剂的研究提 供参考。 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紫杉醇新型制剂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 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 由于紫杉醇的水溶性低以及传统紫杉醇注射液辅料聚 氧乙烯蓖麻油毒性大,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为降低紫杉醇制剂的毒副作 用和提高其治疗效果,紫杉醇新剂型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紫杉醇;前体药物;乳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粒 Doi : 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紫杉醇(paclitaxel ,PTX )是由Wani和Wall博士于1967年从短叶红豆杉的树 [1] 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1979年Schiff等 发现了其具有独特的稳定 微管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非小细 [2] 胞性肿瘤、白血病等的治疗 。但是由于紫杉醇水溶性极低,其注射液制剂中使 用的溶媒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 )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同时多药耐 药性也会降低其抑瘤效果。为了克服紫杉醇注射液存在的缺陷,提高其水溶性, 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研究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紫杉醇新型制剂的研究。本文 对紫杉醇新型制剂,尤其是微粒载体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前体药物 除了药物本身的毒性外,紫杉醇注射液的毒性主要是由其溶媒聚氧乙烯麻油 所引起。将紫杉醇制备成前体药物可以增强其水溶性或脂溶性,提高其抗肿瘤活 * 同为第一作者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2012Z001-009 作者简介:李兵胜,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药剂学。E-mail: 648941503@ **通讯作者:梅兴国,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缓控释、靶向制剂 Tel: (010E-mail: newdds@126.com 性,增强其靶向性,同时避免使用聚氧乙烯麻油导致的毒副作用。为了提高紫杉 ® [3] 醇(泰素 )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肿瘤靶向性,Elsadek等 使用白蛋白作为药物载 体,将EMC-Arg-Ser-Ser-Tyr-Tyr-Ser-OH 与H-Leu-PABC- 紫杉醇反应合成了 EMC-Arg-Ser-Ser-Tyr-Tyr-Ser-Leu-PABC- 紫杉醇(EMC :ε-maleimidocaproyl; PABC :p-aminobenzyloxycarbonyl )。该紫杉醇前体药物的水溶性大大增强,在 5%葡萄糖中的溶解度可达约3 mg·ml-1 。该紫杉醇前体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是紫 杉醇的两倍;而且能更有效的杀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阳性的LNCaP细胞, 其活性约是紫杉醇的3 倍。在人体前列腺癌原位小鼠模型中,前体药物的抑瘤效 [4] 果与紫杉醇相当。Lundberg等 将紫杉醇制备成前体药物紫杉醇油酸(paclitaxel oleate )。紫杉醇油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更低(34 nmol·L-1 ,紫杉醇为12.8 μmol·L-1 ), 但其亲脂性大大增强,Ko/w值达 8074 (紫杉醇为311 )。进一步将该前体药物制 备成聚β氨基酯(ploy β-amino ester, pbAE )纳米粒和聚ε己内酯(ploy ε-caprolactone, PCL )纳米粒,并比较研究了肿瘤细胞的摄取率和细胞毒性。pbAE 由于可在肿瘤弱酸性的微环境中(pH6.5 )快速溶解从而释放其包裹的药物,因 此紫杉醇油酸pbAE纳米粒在Jurkat 白血病细胞中的摄取和释放均明显快于紫杉 醇油酸PCL纳米粒。同时,紫杉醇油酸pbAE纳米粒的活性(IC50=128 n mol·L-1 ) 也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