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02·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
沙尘暴对大连市空气质量影响的判别研究
万显烈包娜仁沈学崴李丹徐辉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摘要本文利用二次主因子分析法对大连市区5个大气自动监测点位所测的四种污染因子(co、s02、
排放累积和外来输送。通过进一步对CO、NOx、PMl0进行主因子分析所得出的因子得分之差(FS2
一Fsl)的分析,找出了适合确定沙尘暴对大连市空气质量影响的判据,即(FS2一FSl)0。
关键词沙尘暴空气质量主因子分析影响判别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三面环海,树林覆盖率超过50%,市区绿化完美。近年来,随
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加强,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然而,
发生在黄土高原和戈壁沙漠的沙尘暴在适当的条件下随着东移气流,对大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春季,每次持续时间约在10~70小时之间不等。沙尘天气时,市区5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监测到
正常年份lO余吨,沙尘暴对大连市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主因子分析在污染源识别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Schaug利用三次主因子分析得出挪威苔藓中
的重金属来源于远距离气溶胶的输送,张顺钦等曾用此法研究台北市空气PMlo的高值主要来源于
湿沉降中可溶物质的来源,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区5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从1997
至2004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监测分析、利用二次主因子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模式识别,寻找出
一种判定沙尘暴对市区PMlo影响的方法。
一、监测点位位置及数据分析方法
大连市共有13个大气自动监测地面站,其中5个
位于市区,见图1。每个自动监测站每天连续24小时
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分别为:CO、S02、PMlo、
NO、N02、03及风速(wS)、风向(wD)、气压(P)、
温度(T)等常规气象因子。
CO采用美国ML公司ML9830分析仪红外线吸收
法,S02采用美国ML公司ML9850A分析
仪紫外荧光法,PMlo采用法国Environment公司
MPl01M分析仪0射线法,NOx美国ML公司
ML9840A分析仪化学发光法,气象测定仪采用日本小
笠原制作所OKSAM一300分析仪。利用美国SEBZO
公司ML4010动态校准仪定期计量检定。系统采样频
率为6次/分,每分钟平均值为一次瞬时值,60分钟的 图1 大连市市区5个自动监测点位位置图
瞬时值累加所求得平均值称为一次值。数据处理方式
第五章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 1403·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主因子分析原理主因子分析主要思想是试图通过最少个数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来说明出现
在可观测随机向量的分布中的相关模型。原始变量:xl、x2、…‰,主因子:zl、乙、…乙,则
原始变量与各主因子之间可以表示为:
Xl 岛2
X2 加助 如: %锄 磊乙
X。 ,,ff......。.。。。.。................。..一/ 跏 九: 跏 八jUH¨iijniV. 乙 +E
中各分量保持不相关,则有Z=AX。Z为主成份向量,A为主因子变换矩阵,x为原始变量向量,
主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把变换矩阵A求出。主成份Zl、z2、Z3…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重依次递减。
从理论上讲m=n即有多少原始变量就有多少主因子,但实际上前面几个主因子集中了大部分方
差的贡献率,可基本反映原变量的信息。因此多维空间的大部分信息可由前面几个主因子构成的
低维空间来表现。为了达到对因子命名的目的,可通过对因子模型的旋转变换使公因子负荷系数
向1或0方向变化,使对公因子的命名和解释更清楚。
forWindowsv12.0。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绝对值的变量均有相同影响主因子分析的机会,避免因变量的绝对值较小而被忽略。具体做法如
下: z趾=掣
其中 f=1,2,kn为监测因子数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