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会不会掷骰子-物质波蒙难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帝会不会掷骰子-物质波蒙难记.doc

上帝会不会掷骰子 ——量子力学创立和发展的曲折道路   开拓量子力学的先驱普朗克在经历了15年的徘徊,险些放弃他的量子假说。后来,他的继承者们在推进最子假说创立和发展量子力学中,却又遭到种种磨难。量子理论的成长道路,竟如此坎坷曲折。   对爱因斯坦和玻尔的非难   正当普朗克犹豫徘徊的年代,有两位尚未出名的年轻科学家,先后从不同的方面应用并发展了量子假说。然而,他们都遭到了非难。这两位青年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和玻尔。 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遭到的非难是带有“戏剧性”的。当爱因斯坦在1905年推广普朗克量子概念,提出光量子假说并用以解释光电效应时,竟遭到普朗克本人的指责。他大声疾呼,爱因斯坦“失足”于量子论,背离经典物理学“走得太远了”。 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受到的非难是苛刻的。1913年秋,玻尔的论文《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在英国的《哲学杂志》上全文发表了。在这篇论文中,玻尔把普朗克量子假说用于原子结构,提出了量子化轨道理论,用量子跃迁假说解释原子光变更的发射和吸收。玻尔的这一理论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震惊”。一些物理学家认为这是对经典物理学的“亵渎和疯狂”。当年,在伯明翰召开的不列颠科学促进会会议上,物理学界的“泰斗”们集中玻尔理论的半经典半量子的混合,直接质问玻尔,并进行了多方责难。当时,拉摩尔(S.J.Larmor,1857-1942)要求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瑞利(J.W.S.Rayleigh,1842-1919)对玻尔的理论发表意见。瑞利却抱着一种“超然”态度,未加可否。事后,他的儿子问他是否看过玻尔关于氢光谱的论文,他曾直捷了当地回答说,我虽然看过,但“它不合我的脾胃”。会上,汤姆逊(J.J.Thomson,1856-1940)明确表示怀疑,光谱学权威塞曼(P.Zeeman,1865-1943)则根本否定。虽然著名物理学家金斯(J.H.Jeans,1877-1946)支持玻尔的理论,但仍然没有消除人们的怀疑和反对。   当然,这种怀疑和反对与玻尔学说本身的弱点是相联系的。玻尔的理论最初曾非常成功地解释了氢和电离氮的线状光谱,但对原子光谱之表细结构及重原子的复杂结构,则无法解释。然而玻尔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对整个理论在新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量子论正是通过他而实现了从旧阶段到新阶段的过渡。而且,玻尔将毕生精力贡献量子理论,成为左右量子力学发展的哥本哈根学派的公认领袖。正如苏联理论物理学家福克在一首自由体诗中对玻尔所赞颂的那样: “您的丰功伟绩无穷无尽,谁也无法诋毁,是您宣布了这一伟大理论,我们绝不允许他人诽谤捣鬼”   物质波理论遭受的冷遇   把量子论推向新阶段的大胆创新者之一,是法国年青科学家德布洛意(L.V. de Broglie)。他20岁那年,恰好是玻尔的量子论遭到责难的那年。在爱因斯坦和 玻尔量子论的启示下,他毅然选择了荆棘丛生、壁垒顽固的辐射现象这一研究领域。 后经十余年的研究,在分析光学理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界是对称的思 想。他还根据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质量和能量的共同特征,采用了类比方法,大胆 假定实物粒子与光子具有同样属性,并进而由粒子的波动性和波动的粒子性,确定 了波粒二象性。这样,就把表面上分离的实物和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统一起来,提 出了物质波假说,建立了体现波粒二象性的公式即德布洛意公式。   德布洛意有关物质波理论的三篇论文,于1923年9-10月份,先后发表在法国 的《导报》期刊上。而更完善地阐述他的理论观点是在1924年所作的博士论文中。 该文后来发表在1925年的《物理学年鉴》上。德布洛意的理论,在他之前没有任何 直接实验证据的支持,这使得他的理论注定要经历艰难。正是在实验上德布洛意理 论首先受到了阻难。他在写博士论文时要求对其物质波理论进行实验,但无人支持。 后来虽然找到他的长兄莫里斯.德布洛意,认为实验可以进行,而向实验室的道威 里耶先生建议,以期用电子进行实验获得衍射或干涉现象,可是并没有按他的建议 进行实验,以致得了了完全否定的实验结果。对此,在1973年11月16日,道威里耶 给梅迪卡斯的信中说明了真相,加顾当时他几乎不相信这些波的存在,并指出:“ 当时无论莫里斯.德布洛意,还是朗之万,或佩兰对于德布洛意在他们实验室里进 行这种实验都不理睬,没有任何人相信这种实验”。至于物质波理论本身当时也受 到了非难。1924年11月,在巴黎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论文评审委员会主持人 佩兰,对德布洛意的论文全然不肯表态。洛伦兹断言德布洛意是“误入了歧途”。 甚至“在老一辈物理学家看来,这样想法是极其荒谬的”。加之,法国《报导》杂 志在欧洲发行量不大,读者看时多不注意,德布洛意当时在原子物理学界又有好争 论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