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2009 年特华金融论坛综述.pdfVIP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2009 年特华金融论坛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 ——2009 年特华金融论坛综述 王力 孟庆凤 2009年1 月10 日,特华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是全球危机下的中国 应对策略,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联合主办,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社科院金 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研究员主持论坛,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世界银行东亚 太平洋地区首席金融专家王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 陈文辉、美国高盛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总裁常博逸和北京 特华财经研究所所长李茂生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家发 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等作了评论发言。 出席论坛的博士后指导专家有(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一鸣、王太元、王君、王建、王松 奇、王洛林、王铎、王稳、王力、卢德之、史建平、田进、刘元、孙海泉、米建国、何盛明、 吴小平、吴晓灵、张东生、李光荣、李扬、李茂生、肖金成、邹东涛、陈文辉、陈栋生、陈 锡文、周道许、孟焰、郑新立、南京明、姜洋、胡坚、胡昭广、胡满泉、唐双宁、夏杰长、 徐信忠、敖惠诚、晋保平、袁力、高传捷、梁琪、黄湘平、赖小民、蔡鄂生、潘晨光、霍学 文、戴根有,以及来自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其他部委、企业界、新闻界、著名高校及科研院 所的特邀嘉宾、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 350 余人。 会议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这一主题,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即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国和欧洲西方的金融体系中重大变化和趋势,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的理性思考和再认识,危机之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 略等。 一、金融危机使美欧金融体系发生诸多重大变化 美国高盛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 打击破坏力之大,确实可与 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有很多重要的现象、 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需要我们吸取教训。现在危机应该处于在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危机 的最初,从 2007 年 2 月份开始一直到 2008 年 2 月份;第二阶段是从 2008 年 3 月份一直到 2008 年的 9 月份;第三阶段是从 2008 年 10 月份之后。这是从危机本身的蔓延程度、性质 恶化、演变到各国政府处置方式的变化来说的。 目前,第三个阶段,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各国银行都做出了很多应对措施,投 了很多结构性产品,但信用市场、股票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非常低迷。全球商品市场包括 原油、天然气、贵金属、汇市都急剧波动,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可以说,金融危机已经严重 地打击了实体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经济衰退,主要新兴市场,印度、 俄罗斯、巴西、韩国也都饱受重创,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但可以看到的是,西方的金融体 系通过调整、重组、萎缩资产负债平衡表等各种方式在进行自我恢复。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趋 势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趋势之一:危机之下,金融业进一步兼并整合 这方面可以看到很多重要的案例,在美国,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去年第四季度收购 华盛顿富汇银行。在欧洲,全英国最大的按揭贷款银行收购了另外一家银行。德国第二大银 行和第三大银行进行并购,法国富通银行和巴黎国民银行合并。金融机构合并趋势是全球性 的,而且非常明显。西方金融体系的市场集中度本来已经很高,通过这次危机集中度更高了。 趋势之二:危机之下,金融业国有化进程加快 本来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业代表市场经济的核心,应该是自由竞争,以私有产权为特征。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欧洲大陆政府普遍性地开始参股或者控股金融机构。最先开 始是英国从一家银行政府监管,美国开始接手两房机构、AIG。英国对苏格兰皇家银行参股 控股,还有富通银行等等。瑞士是政府当局对瑞银集团控股。这次危机爆发以后,政府参股 控股金融机构是被迫的、无奈的、不情愿的,是危机信心崩塌的情况下,为了稳定金融体系 才走的这一步。 毋庸赘言,这种国有化是暂时的、过渡的,不是永久的。这一点从参股的方案可以看得 非常清楚。基本上用的工具很少是普通股,大部分都是优先股。开始时候的付息率比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