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尚学年论文..doc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徐尚 学 号 座机电话号码2 院 系 文通学院 专 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题 目 城市形象微电影产业链研究
指导教师 蔡月亮 讲师/硕士
2015 年 5 月
摘 要:城市形象微电影是近几年兴起的城市形象宣传利器,是微时代宣传传播效果极好的一种城市形象宣传手段。论文首先对城市形象微电影的概念和板块类型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城市形象微电影兴起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对知名度较高的几部城市形象微电影的研究阐述了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主要表现方式,并对城市形象微电影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形象,微电影,板块类型,主题,信念,营销
Abstract:
Keywords:Micro film, plate type, theme, belief, marketing
目 录
引言 …………………………………………………………………………………………………4
一、城市形象微电影的界定 …………………………………………………………………4
概念 ………………………………………………………………………………………5
板块类型 …………………………………………………………………………………5
二、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6
(一)城市竞争的需要 ………………………………………………………………………6
(二)传统城市形象宣传面临问题 ………………………………………………………6
(二)微电影时代受众的需求 ……………………………………………………………6
三、城市形象借助微电影宣传的方式通过空间背景的形式表现城市协调微电影艺术与城市形象商业宣传微电影与微博跨界互动宣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硬件指标,城市形象等软实力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凸显。微电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微时长、微周期等特征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门话题,以微电影为创作手段的营销模式风生水起。城市形象借助微电影宣传的方式 苏州第一部官方城市形象微电影《苏州情书》的片名直接标注城市的名称,表明拍摄地是苏州。《苏州情书》的主线是一段发生在苏州的爱情故事,电影以一位新加坡女生韩梅梅的视角,再现了苏州城的古典气息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韩梅梅曾经的男朋友因到苏州工作而迷恋苏州,并留下,韩梅梅带着疑惑在分手七年之后来到苏州探寻这个城市的魅力。在苏州游历的过程中,她穿过大街小巷,片中出现了苏州的粉墙黛瓦,金鸡湖的雾色朦胧等景色,她邂逅了摄影师李雷,被苏州这座城市的一切所感染,最后毅然决定留下。影片中还穿插着苏州大学大学生浪漫的爱情故事,体现出苏州的浪漫情怀。 (三)通过特定主题反映城市
(四)、通过小人物表现城市 (二)淡化城市,塑造形象 目前,我国城市形象宣传片主要是与著名旅游景点相结合。此类宣传片以旅游景点为载体,传播自然景色,推广旅游景点,扩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带来旅游经济效益,是城市宣传最常见的方式。微电影作为新兴的宣传形式,应淡化旅游景点,让城市的内在精神感染观众,塑造城市形象。微电影中不宜出现过多的城市旅游景点,重点应该放在内容情节上,用故事情节而不是景点来表现城市,避免把微电影演化成硬性的广告。(三)协调微电影艺术与城市形象商业宣传 调好两者的关系。 (五)持续性宣传 一部微电影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却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建立城市品牌不是一个广告、一部电影、一次公关活动能解决问题。城市形象微电影宣传要取得实际的效果,必须保证宣传的持续性。微电影可以同电视剧、电影一样拍续集或者系列片,以不同的景点作为故事发生地。并且,还可以改拍成电视剧继续进行宣传。在制作方面,较长的微电影可以借鉴美剧预告片、正片、后期花絮相结合的模式,促使持续性的影响,预告片使受众产生兴趣和期待,同时还可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拍摄,后期花絮可以加固观众的记忆。(六)政府部门要对城市形象微电影实施有效的管理
. 城市传播者对城市形象微电影传播的需求和作为。城市传播者主要有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传媒以及市民五大传者群落。他们既是传者也是受者。需求和作为分析为微电影营销机制提供依据。(1)政府。政府有必要在互联网视频传播的信息格局中宣示政府的存在,宣示政府的城市理念及倡导的价值观;政府主管部门、经营性部门有微电影公关和品牌建设的需求。同时借助微电影实现影像建构和价值输出等。政府在城市形象微电影营销中提供政策支持,设立微电影节和奖项,提供拍摄基金,设立微电影项目招标等。政府+专业影视创作团队+新媒体传播平台;政府+政府主管的影视协会+视频网站;政府主管新媒体或电视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WC-博达PN21内部控制项目汇报-20131103.pptx VIP
-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pdf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pdf VIP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 安徽县中联盟2024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投标售后服务承诺书集锦(24篇).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合格性考试选择题试题二(答案详解).docx VIP
- BIM在现代道路设计应用中现状及展望.pptx VIP
- 六年上《生命教育》教案.pdf VIP
- 模板安装质量自检记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