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络系统的综合层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中国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年会,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经脉模式下的经脉表里关系各具不同的内.涵与意义。而《内经》同时包含了这两种经脉模式的反映, 体现不同学派的学术观点【10】在《内经》中的共存并论,甚至一篇之内也未必是同一说理。因此,“以经 解经”的传统思维方式显然具有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横对照地研究学术,~ 步一步走近中医经典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1 1.严建民.远古中国医学史f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49-161. 2.李建民.发现古脉——中国古典医学与数术身体观[MI.北京:社会科学3ZNd版社,2007;27.84. 3.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经络密码的破译【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22. 4.何志国.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再考们.gtA),l文物,2000(6):9-11. 5.刘澄中.临床经脉现象学【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5;92. 6.赵京生.经别求是啊.中国针灸,2008,28(9):691.693. 7.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修订本)【M1.上海:上海中医药大gettl版社,2003,31.47. 8.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李可主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12. 9.蒙培元.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6. 10.张灿王甲.黄帝内经文献研究【M1.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113.118. 论经络系统的综合层次 徐平王静张潮虎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李鼎名师工作室 【摘要】本文综合李鼎教授有关经络综台关系的学术思想,讨论经络由经脉为主体、联络脏腑和肌肉皮肤内外的多 重系统层次,及远端到近端的上下综合层次、内外之间的分段汇通综合层次和反映三阳三阴气机变化的0t夕1综合层次。 指出理解经络上下内外多维的综合关系,才能更深入理解经络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终经别经筋皮部关阖枢气街I!tlN 经络是人体上下内外整体联系的综台生命系统,它以十二经脉为主体,运行气血,营运阴阳,内 连五脏六腑,外络肢节肌肉百骸,与奇经八脉错综联系。十二经经络系统除各经脉自身所联系的内在 脏腑和外部经筋、皮部外,还有十二经别“离、合、出、入”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筋的三阳三阴相 结关系、根结标本的上下关系,气街四海的纵横关系,关、阖、枢与六经皮部的内外关系等,理解经 络上下内外多维的综合关系,才能更深入理解经络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意义。 一、经络的系统层次 1.十二经络是由经脉为主体、联络脏腑和肌肉皮肤内外的系统 首先,经络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构成的经络系统。十二经脉向内归属于脏腑(阴经归脏络腑、阳 经归腑络脏),通过经脉的深部分支十二经别,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通过经脉的外部分支十五 络脉,沟通表里、渗灌气血;同时,经络还向外联系人体的筋肉(十二经筋)和皮肤(十二皮部),由 此形成十二经脉系统。 例如,由足太阳经脉为主体构成的足太阳经络系统,就包括了足太阳经,足太阳所属之膀胱、所 络之肾,足太阳的深部分支足太阳经别,足太阳的外部分支足太阳络脉,足太阳支配的筋肉足太阳经 筋,以及足太阳络脉分布的太阳皮部。而足少阴经络系统,则包括了足少阴经,足少阴所属之肾、所 络之膀胱,足少阴的深部分支足少阴经别,足少阴的外部分支足少阴络脉,足少阴支配的筋肉足少阴 经筋,以及足少阴络脉分布的少阴皮部。十二经脉,诸经皆然。 23 2009’中国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年会,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十二经络系统为经络辨证奠定了重要基础。经络辨证就是各经络系统的辨证,除辨别本经循行所 过病症、本经络属的脏腑病症外,更包括了其络脉、经别、经筋和皮部的病症(病位、病性)。 经络系统所表达的是由该经脉为主体、联络脏腑和肌肉皮肤内外的综合关系。 2.沟通躯体内部表里的离、合、出、入层次 从十二经脉分出的分支,在身体内部起沟通表里两经作用的是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以上分 出,进入胸腹腔,出于头面,阴经合于阳经,阳经合_:]I本经。从十二经脉分出处称“离”,进入胸腹腔 处称“入”,于头项部出来称“出”,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