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福泉城墙在古代战争中的功能及作用
贵州省福泉市文物管理所 王永明
在冷兵器时代,古代城垣主要作用就是作为军事设施防御外患,保护城内人员安全。福泉
在周末至春秋时为且兰国邑,战国时称群舸国邑,秦为且兰县,汉武帝时为群柯郡治且兰县,史
称“汉故且兰侯邑”。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平越卫指挥使司。明清及民国间称平越,或卫或
道,或府或州,风风雨雨600年。《通鉴辑览》称为“边方冲要之地,苗蛮丛聚之墟”。京滇池古驿
道上的平越城,为“会城之藩篱,播(四川播州)之襟带”,历为兵家常争之重镇。明王朝建立后,
朝廷采取“调北征南”、“调湖广填云贵”、“戍边军屯”和“土流并治”、“以夷治夷”的政策,大量汉
人迁入平越。同时各级官吏对少数民族残酷镇压和剥削,引起了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矛盾重
重。苗、布依等少数民族是“三年一小反,七年一中反,三十年一大反”,起义造反不断。洪武十
四年(1381),平越卫第一任掌印指挥李福为保障一方安全,大兴土木营造了平越卫土城。二十暴
四年(1391)张信接掌卫事,甏石为城,历十年,于建文元年(1399)竣工。《平越直隶州志》载:“平
囊.
越卫城墙,周长一千五百丈,高二丈二尺,广一丈五尺,门四,月城三,城楼四,警铺四十五。”卫城 i
生
墙依山而建、傍水而筑,城门洞均用加工成长方形、方形的巨大料石垒砌而成,砌墙拱洞的灰浆
是用石灰、桐油、糯米粉调制而成,黏合力特别强,墙面料石过细钻,灰口平整光滑,工艺精湛。 }
}
按朝廷规定卫城准开四门,南Jtf-J洞较高宽,分别长17.3米,宽4.8米,高6.3米;东门次之,洞
孚
长20米,宽4.2米,高6米;西门洞最小,长8米,宽4.4米,高3.9米,门洞安装6寸厚的铁筋
手
木质大门,昼开夜闭。南、北、东三门建有月城,外设壕沟吊桥,以利战时防卫。城门洞上建有城 §
、j: 城墙科学保护论坛论文集
楼,南门为通化门,城楼称雄镇楼;北门为广武门;东门为宣和门,城楼称山黎峨楼;西门为泰宁
门。四城楼系穿斗式木结构,四角翘檐,盖陶筒瓦,崇宏雄丽。城墙外侧砌设垛口,雉碟规整,敌
楼完备,城门坚实,锁钥京滇,雄居黔中,“论贵东城郭固,不能不以平越为冠也”(康熙《贵州通
志》)。
一平越城墙在古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福建城时充分考虑有利地理位置,将城墙建在宽阔的高台地上,东面有山黎峨大山作镇
山,左有青龙(犀江),右有白虎(白虎头),四周地势低平,远有群山环抱,犀江由北而来,经城垣
大小西门、南门向东南流人麻哈江;城东有印河从城东北、东门绕城至东南汇入犀江,形成天然
的护城河。城垣呈椭圆形,依山傍水,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就像一条巨
龙盘踞在一个巨大的金元宝之中,守护城内的生命财产,屯兵聚粮,抵御外患,民得安居乐业,生
息繁衍,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但令李福没有想到的是缺水成了要害,仅靠城南福泉山上的几口
井泉,战时是无法解决全城军民饮水问题的。
正统十一年(1446),清平(今炉山)苗民首领阿旁、阿革、阿阶聚众起义,数万人围攻平越城。
十四年(1449),兴隆(今黄平)苗王韦同烈,镇远苗酋顺天王金台及草塘司苗民首领黄龙、韦保等
率领苗民义军20万人围攻平越卫城达9个月,贵州巡抚黄镐前来解围,亦被困在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