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 陈东玲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学习生字“虎、茎、柄、触、逐、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和爬的特点,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3、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感受作者细心长期地观察,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和爬的特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爬山虎爬的一系列动作,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课前谈话]
大家好!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还记得我是姓什么吗?那你们叫我——陈老师。
能说说你们见到的陈老师是怎么样的吗?请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
同学真是能说会道,善于观察。
4. 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说话要完整,我发现了—— (在图中指一指)
5.孩子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跟观察有关。开始上课了,好吗?
6.上课!孩子们,语文课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引出“观察”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观察特别仔细的人。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让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叶圣陶。叶爷爷留给我们小学生一篇精美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爬山虎的脚》。
2.孩子们,看到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中少了一个虎字)
现在,请同学们举起手来,遥控指挥老师怎么把“虎”字写正确。
开始遥控啰――
第3笔:横沟。都说“没牙的老虎——威风不了”,这钩就像老虎的牙齿,可不要把它写丢哦。
3.好,谢谢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把它读得干脆利落些。)
4.爬山虎,很多同学都看见过,它就长在墙上。(课件出示:叶子图)看到什么了?怎么样的叶子呢?能说具体些吗?(板书:叶)
5.哎,看到脚了吗?但是,课题呢,却是――(再读课题)(板:脚)
6. 脚藏在哪里呢?不仔细看还真不出来。今天就让我们跟叶爷爷一起学习课文。
二、入文导学 体会“观察”
(一)随文识字 理清脉络
1.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陈老师想请5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我们要听听他有没有把字音读正确,同时呢,想一想,课文哪儿是写叶子的,哪里是写脚的。
2.指名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刚才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听得也很专心。你们发现了吗?课文哪儿是写叶子的?哪里是写脚的?
4. 你边听边思考了,陈老师把你的收获记下来。(板书 2 3 4 5)课文第2自然段写叶子,3-5自然段都是写脚。整篇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但叶爷爷用了3个自然段写脚,看来,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5. 下面,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课文的3—5自然段,看看叶爷爷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 读“脚”之形 知“观察细致”
1.请听清楚陈老师的要求,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分享?
3.原来,叶爷爷从位置、形状、颜色这3个方面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具体,那么有趣。现在我们合作读一读这段话,女同学读写位置、形状的第1、2句,男同学读写颜色的第3句,老师读最后一句。女同学开始读——
4.爬山虎的脚真有趣。陈老师想画一画它的脚,你们说,老师画。(板画)
5.原来爬山虎的是这样的呀!这么不引人注意的脚,叶爷爷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是啊,叶爷爷观察得真——仔细。(板书:观察细)
6.正因为叶爷爷观察仔细,才能把爬山虎脚的样子(板书:样子)写得这么有趣。让我们随着音乐,把这段话读一读,和叶爷爷一起欣赏爬山虎的脚。
7.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爬山虎的脚。
(三)读“脚”之爬 品“用词准确”
1.爬山虎脚的样子我们了解了。想知道它是怎么爬的呢?(板书:爬)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默读的时候要注意爬山虎爬的动作变化,并且把这些动作词圈出来。
2.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能不能帮助这些动作词找回自己的家?
3.大家一起读这段话,读对了,动作词就能回到自己的家啦。
动作词都找到自己的家了。我们发现,叶爷爷写爬山虎爬的时候,运用了这些动作词。(学生说,老师板书:触 变 巴 拉 贴)
4.那,这些动作词如果想调换个座位,行吗?(课件出示,调乱触和巴)
5.都说不行,为什么呢?让我们回到这段话中,先自己读一读,再跟同桌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动作触和巴
(板 用词准)就是这么准确而生动的用词,让我们知道爬山虎原来是这样往上爬的。
6.孩子们,爬山虎呀,只要有地方就会不断地爬。爬满一堵墙,爬满一幢房,爬满整座山。假如,你就是那根绿绿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款GC9790II型色谱仪说明书.pdf VIP
- 2025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中心及双碳业务板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标准图集-04G101-3 筏形基础.PDF VIP
- (高清版)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pdf VIP
- 高中英语教学竞赛公开课、高考复习课件——202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读后续写详析及参考范文专项课件.pptx VIP
- 安装工培训课件.pptx VIP
- 西安航空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备考真题题库汇编.pdf VIP
- 《蒸汽管道竣工全套资料表格》.docx VIP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