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建设研究.doc
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建设研究
江山市委党校 章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005年2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历史背景、重要原则和奋斗目标,而且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合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些都说明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首要德行。
(一)诚信的含义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诚信的准则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恪守准则,才能算是有诚信。
1.戒欺。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
2.过而能改。《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忌讳),改过不惮(畏惧)。古人申居郧曰: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3.信守承诺。《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
4.诚信待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可见,“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5.言行一致。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如果口言美,身行恶,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二、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无论过去、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在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是人际交往过程的重要准则。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友爱是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灵魂。一个人只有做到表里如一,以诚相待,才能达到人内心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信”,主要指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讲信用,遵守诺言。人若不讲信用,就无法做人行事。在“诚”与“信”的关系中,诚是信产生的基础和原因,自己以诚待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