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所得税讲解提纲.doc
企业所得税讲解提纲
一、企业所得税立法背景和特点
原企业所得税是区分内、外资企业,分别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1993年国务院颁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991年七届人大通过)。
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纳税人认定、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确定、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内、外资纳税人税负不公,税收宏观调控不力,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一)主要弊端:
原企业所得税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差异较大,造成企业间税负不平、苦乐不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要求,不利于公平竞争。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扭曲了企业的经营行为,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如内资企业往往通过区内注册、区外经营手法达到其目的。据国家税务总局官员透露:上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在中国逃税达300亿元,《中国证券报》报道:1/3亏损外资企业属于经营不善,而60%以上的外资企业存在非正常亏损,虚亏实盈。外资企业偷税的主要手段:通过非法享受税收优惠减免逃避税收;利用成本、关联定价调节利润;
多重目标,不能有效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制,与国际税收惯例不符,甚至造成企业组织形式的混乱和投资主体的扭曲。(返程投资,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1/3来源于内资;部分外资企业优惠到期后“翻牌”注册新公司)
(二)立法的必要性
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按照WTO公平竞争原则,需要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引资结构、假外资、避税)
合理调整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统筹区域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立法过程回顾
1999年至2001年,第一稿至第八稿,报国务院
2004年, 第九稿至第十稿,报国务院
2006年上半年, 进一步修改, 报国务院
2006年8月23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2006年9月28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5次会议审议后,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审议过程
2889代表:2826票赞成,37票反对,22票弃权,4人未按
(四)出台时机
一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社会产生的震动和影响将较小。
二是我国企业的整体效益近年来有较大的提高。
三是我国近年税收增长保持了较好势头,在此情况下出台新税法,国家财政有能力承受企业所得税的改革成本。
四是和当前世界上以降低税率为主的税制改革趋势相一致。
(五)指导思想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六)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基本原则:
?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解决内、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国民待遇;
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统筹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原则,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遵循国际惯例原则,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最新经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尽可能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
?理顺分配关系原则,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
?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规范征管行为,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征纳成本
(七)特点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并适当降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统一和规范的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优惠体系)
二、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基本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两层含义:(1)依据外国法律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可能会成为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非居民纳税人,也可能成为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纳税人。(2)依照我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纳税人的分类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根据国际惯例,判断是否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标准一般有:登记注册地标准、生产经营地标准、实际管理控制地标准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