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中国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年会,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考,这便是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三消学说。”【7】王纲柱提出了“疏肝调气法即糖尿病治本之法”的观
点,并且证实了其法“不仅可以恢复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还能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的目的”。IS】这些论述及经验皆表明“消渴”(糖尿病)从肝论治的方法实
与经络学说的传承密切相关。
5结束语
经络学说不仅对针灸理论,而且对中医整个辨证论治体系都具有指导作用。清代喻嘉言《医门法
律》中云:“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学无术,医之过也。”诚然非虚语矣。笔者【9】曾指出“《伤
寒》六经导源于经络学说,因为六经辨证中的八纲及开阖枢气化理论都是从经络学说内容中形成和发
展的概念”。从经络学说理解《伤寒杂病论》病证(尤其是六经病证),不仅可有助于理解其病机,也可
使仲景之方的活用范围更广泛。
【参考文献】
1.李鼎.针灸学释难(增订本)【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2.清·钱潢.伤寒溯源集【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7.
3.刘渡舟,聂惠民,傅世垣,等.伤寒挈要[M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7.
4.余无言.伤寒论新义【M】.上海:千顷堂书局,1955:112.
5.张再良.读解《金匮》f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9.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MI.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7.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60.
8.王纲柱.中医疏肝调气法治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9.金永日.《脉书》对中医理论体系影响之探讨【J】.中医文献杂志,2008,(5):10.
注:本文根据本人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年8月号同名文章修改而成。
《名医类案》之灸法应用规律探讨
袁宜勤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摘要】本文从《名医类案》的30多则灸法医案中,概括总结出温补脾胃、温经散寒、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祛
风化痰、熄风止痉、疏风除湿、通络止痛、拔毒泄热、消肿散结、止血、止咳、止痛等灸法的应用规律,对中医临床具
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江瑾;医案:灸法;治疗作用:文献研究
《名医类案》是明代医家江瑾编辑,其子江应宿增补,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绣等重校的古代名医
医案。全书辑录了明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排,分205门,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反映了前
贤的精湛医术和学术特点。所录医案,大多载述姓名、年龄、体质、症状、诊断、治疗以及医家见解,
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影响很大,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
文搜集了其中30多则灸法验案,试对古代名医运用灸法治疗疾病的规律作一初步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l温补脾胃
运用灸法温补脾胃的医案均出自罗天益之手。罗天益是李东垣的弟子,在师承李杲脾胃论的基础
上,大倡灸法补脾,完善了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如江淮漕运使崔君长子,年二十五,因热证服寒药,
又因疟疾而医投砒霜等药,脾胃复伤,中气愈虚,腹痛肠鸣,吐泻,手足稍冷,面色青黄不泽。脉弦
细而数。罗天益灸中脘、气海、足三里温补脾胃、 生化元气,制扶阳助胃汤等药而愈【11。又如周卿子
64
2009’中国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年会,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年二十有三,病不思饮食,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懒言,肠呜,便溏。天益灸中脘、气海、足
三里,制甘温诸剂而平复【¨。再如王千户年四十五,因劳役过度,饮食失节而疟疾并作,饮食全减,
形体赢瘦,身体沉重,手足寒逆,脉弦细如蛛丝。天益认为患者真气衰弱,形气不足,宗《内经》“阴
阳俱不足者”,“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之旨,灸中脘、气海、足三里、阳辅,制附子理中汤,月余而
愈【11。
2温经散寒
罗天益治征南元帅忒木儿,年近七十,病足JlIf亍寒,脐腹冷痛,自利,完谷不化,脉沉细而微。天
益认为患者久履卑湿,阳不外固,因此清湿袭虚,病起于下,故彤亍寒而逆,法当急退寒湿之邪。先以
大艾柱于气海灸百壮,次灸足三里、三阴交,并制附子、肉桂等药以助阳退阴,温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