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张交往年代辨正二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张交往年代辨正二则 张 涛 清华大学历史系 提要:明末清初经师顾炎武与张尔岐的交往对二入学术发展有重要影响。本 文力求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考订顾炎武、张尔岐交往中的两个重要年代。本文 认为:(1)顾、张初识康熙元年壬寅即1662年;(2)亭林《与友人论学书》很 可能作于康熙七年即1668年初春,而张氏回信则在该年夏季之后。 关键词:顾炎武,张尔岐,张穆,与友人论学书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顾炎武与故乡同志作别,“浩然有山东之行’’固j, 开始了二十余年往来南北的生涯。在“寄食三齐’’之时嘲,顾氏结识了人称济 阳“乡里旬读师嘲的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顾张二氏的交往,对各自学 术发展均有极重要之影响,在清初经学史上亦占据相当地位。唯因材料匮乏,深 入研究者为数不多,仅为顾氏作年谱者略有提及。 有清以降,为顾亭林撰作年谱者代不乏人,而以张石洲穆所作为集大成,学 者特多引用。反观张蒿庵则门庭冷落,所知仅赵俪生教授曾比次旧事,勒成一编, 得二三万言,然业已在文革中遗失,不可复得。是故亭林、蒿庵二人交往情实久 已湮没不彰。其间重要疑难年代,则赵俪生氏已言及之。 (一)顾、张初结识,究在何年、何地? (二)顾为张《仪礼郑注句读》撰序,其确切年代也搞不清楚。 (--)二人曾有过一次争论,但论学信札的年代不明。倒 其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顾、张二氏交往的大量材料未能保留至今,或即当时 便鲜收藏,二是留存下来的记载中尚有许多抵牾讹错之处,尤其张穆所作《顾亭 林先生年谱》中之错误记述,成为研究的障碍,后继学者,多沿其误。邓之诚《骨 董续记》卷二“亭林年谱一条尝谓“张穆撰《亭林年谱》,略于亭林行事及一时 交游,唯以诗文目散见于年下,颇病疏略。’’嘞观本文所论,可知文如先生之言 虽或稍苛,实未厚诬石洲。今就(一)、(三)两闯题,略考如次。 1.顾张初识之年 张谱将二氏初识的时间系于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顾炎武北上的当年, 并云顾氏“由青州至济南与徐东痴夜、张稷若尔岐定交一。张穆称,顾氏嗣子衍 生编纂的“元谱就是如此嘞。不过,综合所见其他记载,这一段话却颇多疑点。 首先是会面地点不尽可靠。张蒿庵是一个交友不广,很少出乡的人。他曾这 仲l‘赠路光禄太平·序,‘顾亭林诗文集)p31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嘲‘顾亭林诗文集p205‘答人书》;徐元文‘(历代帝王宅京记)序. 例罗有高‘张尔蛟传,‘蒿庵集’附录。p177.‘蒿庵集·蒿庵集捃远·蓠庵闲话,济南,齐鲁书社1991 年版. 101赵俪生‘顾炎武与张尔岐》,‘顾亭林与王山史)ppl04-105,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原发表于‘东 岳论丛》,1985年第5期。 I。l‘骨董琐记全编必18,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I嘲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卷二p6B,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影印‘粤雅堂丛书版. 样评价自己,“余固陋,鲜四方交。唯日闭门捌图书”…。江藩《汉学帅承记》 也说“尔岐闭户著书,是以世无知者。例如果他出行济南,必有原因,可是不 论是“元谱”还是张谱都没有说明。倒是后来罗有高的《尊闻居士集》对此有过 记述,认为顾炎武是在“志馆会见张氏的旧1。此志馆乃当日为修山东省志所设, 唯张、顾二氏共同与修山东省志,时在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这一点各种 记载均无异辞劂。可见,顾、张二人在济南志馆结识的说法当是传闻雨非事实。 而且,蒿庵本人在《答顾亭林书》中曾明确地提到他之初见顾炎武是在章丘旧。。 如果我们相信当事人所说的话,就只能否定顺治十四年济南相会的说法。因之, 认为张谱记载“必有充分的根据。是值得采信的”嘞,“要必有据川剧有失妥当。 其次,张谱将顾氏《(仪礼郑注句读)序》之作定在顺治十四年二人相见时 (车持谦、吴映奎所撰年谱同),也是失误之一,华忱之、赵俪生二先生均曾指 出渤。据蒿庵《自序》,此书的完稿是在“庚戌岁,愚年五十九矣’’侧。庚戍 为康熙九年(1670年),远在顺治十四年之后,而直至康熙十三年夏日,蒿庵始 改书《仪礼郑注节释》为今名嘲,顾炎武岂能在顺治十四年便先行为《郑注句 读》作序? 非但如此,依张谱所载,顾亭林顺治十五年“至长山,主刘隐君果庵家。 但是,据刘孔怀(号果庵)自述,他到康熙十二年济南修志之时才从李焕章(象 先)那里对张尔岐有所耳闻渤,而张尔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