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北与皖南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比较初探
——以福建下梅村与安徽西递村为例
郑 浩 吴 晓 高 源
【摘要】闽北与皖南地区位臵相近,因而在村落空间布局上多有共同支出。但二者受具体气候地理
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表现上又不尽相同。本文选取闽北及皖南典型传统村落—下梅和西递,在空间
组织方式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并进行成因剖析,进而总结出闽北及皖南地区传统村
落空间格局特征的联系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闽北;皖南;空间格局;联系性;差异性
闽北(即古崇安县辖域)和皖南(即古徽州府辖域)地区位置相近,在发展历程上具有
相似的背景,彼此间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深入了解两地村落发展历程,剖析两地文化
风格上的渊源关系成为了研究和设计两地区(尤其是闽北地区)村落空间格局的重要前提。
/、瓣
图 1 福建省闽北地区区域 图2 安徽省皖南地区区域图 图3 闽北与皖南地区位置关系图
图※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1.闽北与皖南地区村落的生境及渊源
1.1 自然生境(气候与地理)
闽北、皖南地区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多降水,冬季寒冷。此外闽北地
区纬度更低,因而气候环境比皖南地区更为湿润。
闽北、皖南地区同属岭南丘陵地带,且丘陵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九成以上,可建设用地
≮獭
的限制使两个地区的自然村落都位于丘陵环绕的盆谷地带,加之周边丰富的水网体系,使“山
环水绕”成为了该区域村落环境的最大特点。多山的地形也给闽北、皖南地区带来了丰富的
森林资源,使中原传统木构建筑文化可以在此延续和发展。
图4 闽北,皖南地区气候环境图 图5 闽北,皖南地区地理环境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1.2 人文生境(经济与文化)
表1 闽北与皖南地区发展历程一览表
闽北 皖南
发展特点 大事记 阶 时期 阶 大事记 发展特点
段 段
秦汉时基本处于 为吴越属地, 初 秦 初 为吴越属地,人烟 基本处于原始
[1]
原始未开发状态。 人烟稀少。 始 汉 始 稀少 。 未开发状态。
移民的迁入开始 南北朝时期中 期 期
出现小型聚落,原 原战乱,开始 东晋 发 北方战乱,中原大 以小农经济为
始农耕文明产生。 出现北方移 展 量移民涌向南方, 主,北方先进生
民。 期 形成了向南方的第 产技术在此得
[2] [4]
一次移民高峰 。东 以推广 。
晋末已发展成为
[3]
“近畿大郡” 。
开垦农田,发展农 唐代北方移民 发 唐 唐末北方大族迁 人口大量增加
[5]
耕文明 。 的陆续迁入聚 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长大美国科来福道路预防性养护和桥梁无缝伸缩缝系统工艺.pptx VIP
-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pptx VIP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章程(申请人力资源许可证参考用).pdf VIP
-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课件.ppt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课件(PPT 33页).ppt VIP
- SOC-OCV电池测试报告.docx VIP
- 纯化过滤专题报告之一: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报告,纯,现代工业生产中极致的魅力.pdf VIP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doc VIP
- 投标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二奋发+勇攀高峰+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