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敏《串雅》方剂特色探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o.8 第13卷第8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13 OFLIAONINGUNIVERSrIYOFTCM Aug.。2011 2011年8月 JOURNAL 赵学敏《串雅》方剂特色探究 阁智强1。章健2 (1.安徽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8) 摘要:文章对赵学敏《串雅》中方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研究,发现其具有处方简便,体现贱、验、便;顾名 思义简单实用;毒药使用疗效非凡;剂型丰富用法灵活;服法详细随机应变等特色。民阅医药疗效独特,值得发掘 与整理研究。 关键词:串雅;方剂;民间医药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2011)08—0131—02 《串雅》是一部专门介绍民间“走方医”医术 1处方简便体现“贱,’、“骝’、“便’ 的专著。作者赵学敏遵循“不悖于古,而利于今”, 学敏总结走方医三大特色为“一日贱,药物不 “可济于世”的原则,在博采大量民间验方、秘方 取贵也;二日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日便,山林 基础上,“弃俗从雅”,“删其眩异繁褥,参以秘笈 僻邑仓卒即有。”即处方简便短小,药材廉价易得, 所藏”整理成书。《串雅》保存和搜集整理了大量 而疗效又快之意。这三大特色始终贯彻并体现于 走方医的经验,其中3/10取自有丰富经验的老走 《串雅》之中。经统计,全书中6味药以内组成之方 方医赵柏云,3110取自《百草镜》、《救生苦海》,另 就有527首,占全书方剂的80%,而这些方剂中,只1 3/10取自《养素园传信方》及江闽方本,余下1/10味药之单方就有239首之多,占全书方剂的36%;另 取自一些医生传用的成方。书分内外2篇,《内编》 有2味药组成之方110首占全书方剂的17%。由此 共有4卷9门435条,《外编》共有4卷28门603条。可见,《串雅》全书方剂以6味药以内的方剂为主, 内容宏丰,涉猎广博。既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更以单方和2味药组成之小方所占比例为大。其药 又有走方医常用的内治、外治、杂治、顶药、串药、 物取材除常规药材外,尽是寻常可取,甚至唾手可 禁药、奇药、针法、灸法、贴法、熏法、洗法、吸法、 得之物,如,蔬菜类:葱、蒜、姜、萝卜、韭菜、荸荠等; 取虫等治病手段,并具体介绍了内、外、妇、儿、 果品类:桃、梨、枣、西瓜、冬瓜、桑葚等;动物类:鸡、 伤、五官、皮肤、虫病及急重病证等的治疗。这些 鸭、鱼、虾、鸽、鹅,羊、猪、龟、蜒蚰、田螺、蛆、蝎、蟹、 珍贵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民间方药医术及民间方 蜗牛、苍蝇老虎、蜈蚣等;生活用品食品其他等:如 药的现代应用有着很重要价值。本文从方剂学的 梳子、香油、菜油、米、面、醋、盐、豆豉、人乳、人指甲、 角度探讨研究《串雅》方剂特色,为民间医药在临 人粪、猪粪、鼠粪、童便、百草霜、灶心土、田间蚯蚓粪 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等;更有路边山野之野花、野草、野菜、树皮、树枝等 乌头与附子虽为一本所生,但其功用略有不 出版社,2008:109—111. 同。乌头长于起沉寒痼冷,并可使在经的风寒得以 [3]王颖辉,景婧,张华,等.赵进喜教授应用大黄附子汤治疗偏侧 疼痛验案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 疏散,附子长于治在脏的寒湿,能使之得以温化。《本 16(3):27—28. 草纲目》有云:“附子性重滞,温经逐寒;乌头性轻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